本版导读
爱拓混合经济发展空间
近日,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异已力量,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对在西部大开发中进一步开拓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历史上看,尽管“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曾两次对西部开发,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地,但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发展的是典型的青一色的国有经济。
而这次西部大开发,国家主要扮演两方面角色:一方面实施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和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利用政策,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西进”。
那么,西部的出路何在?那就是按照十五大提出的,坚定地走国民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之路。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从难以发挥比较优势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有序退出,让出一些空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以改变西部国民经济的布局结构,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事实上,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创造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仅以广东为例,其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资金加在一起将近2000亿元。他们在政府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下,采取收购,兼并、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和改组。从而带动广东省经济蓬勃发展。
因此,要想搞好西部大开发,增强西部的经济实力,就必须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允许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一些濒临停产、资不抵债的小型国有企业,或通过注资参股,与国有企业合作经营。六年前,几个温州人在西安李家村租下一家经营状况不佳的国营企业的厂房建市场。几年下来,李家村服装城有1000多户主经营这里近千个摊位,每年上交碑林区4000多万元税收,而且安置西安市下岗职工近千人。这充分说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推动西部大开发,而且还可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使政府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建设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部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和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推动西部经济建设蓬勃发展。 (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