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2月28日
头版
0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个受助学生的心声

我叫杨铁山,是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一年级学生。作为一名特困职工的孩子,能够顺利读完高中,并考进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这是党和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无私资助的结果,同时也有学校领导和老师辛勤培育的汗水。

1999年秋,当我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的内心似翻江倒海,彻夜难眠

我的父亲曾是陕西省劳动模范,为国家建设出过力流过汗,受到党和政府的褒奖。他退休后工资一直较低,还患有严重的肺心病,母亲退休金亦十分微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去年初,我在西安高中上学,面对如此窘迫的家境,随时都有失学的可能,不要说上大学,能否顺利读完高中都成了大问题,那时精神包袱和学业重负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就在这人生的关口,西安市总工会发起,与西安日报社、西安市广电局联合推出的《西安市特困职工子女社会助学计划纲要》正式启动,我有幸成为首批“社会助学”的受助对象,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不仅使我卸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而且为我完成学业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常言道:饥饿时候给一口,强于饭饱时候给一斗。当时资助的金额虽有限,但却让我迈过了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此情此景,令我终身难忘。当时,重病在身的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爹亲娘亲,不如党的恩情深。党和人民时刻都惦记着咱们哪!”他一再叮咛我:“孩子呀,你一定要牢牢记住是党和人民资助你上学,你要珍惜时光,苦心钻研,学好本领,发奋向上,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永远放心的人。”

我暗下决心: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人。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下,我才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以较好的成绩考进大学。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直关心、帮助我的史凡阿姨(西安市城建委主任,现与杨铁山结为助学对子),说一声请您放心。春天是播种的日子,更孕育收获的季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不负重望,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热心助学的仁人志士。

图为杨铁山与父亲杨凯林(左)。

本报记者桂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