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消费贷款:容易
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人总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了住房、汽车、教育助学、旅游、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贷品种,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少消费者的需求,但又因其条件苛刻、手续繁琐、品种单一(一些市县只开办住房贷款业务)、宣传不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实际上已将一大批工薪阶层拒之门外。其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利率偏高。现以5年期为例,现行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利率为5.58%,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只有2.88%,再扣除20%的利息所得税,实际利率仅有2.3%,存贷利差已达3.28%,超出人们预期利差在2%左右的心理承受能力,限制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动机。
二是手续繁杂。贷款银行方一般都要求借款人向银行提供其家庭成员经济收入证明、购买住房合同或协议证明、首期付款的发票或收据复印件、抵押物或质物的权属证明(包括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有关部门出具的抵押物估价证明、保证人资信证明和同意为贷款提供担保的书面文件以及其它所需资料计有17个项目之多。
三是费用不少。房屋保险按其价值收取万分之三十的保险费,公证贷款又得按万分之十收取公证费。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还得交费吧。
四是等待时间不短。当你按照银行要求办理好一切手续后就得耐心等待银行答复了,银行不可能一下子让所有消费信贷求贷者都能得到满足,只能分批分批地解决,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吧,两个月不行就再等下月吧,眼看着付款日期一天天临近,可贷款仍得不到批复,急人不?
五是银行“嫌贫爱富”。想求助银行实现消费的只能是工薪族,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失业保险制度尚待完善,银行因此对有的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担忧,倘若借款人在还款年限内中途未能履行偿还贷款本息责任,怎么办? “嫌贫爱富”,使得相当数量的企业工人难圆住房梦。
其它消费信贷品种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这些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银行要发挥在启动消费中的生力军作用,要为发展消费信贷清除自身障碍,在能够保障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贷款手续删繁就简,方便客户。
(陈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