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山西一家庭藏报馆
集珍纳萃
据新华社电 在山西省左权县有一家庭藏报馆。
占地90平方米,藏有古今中外报纸18800余种,16万份;杂志6800种,28000余册;剪辑资料31000篇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籍2000余册。
馆内设有三个展厅。在“早期及珍品展厅”内,1881年(清光绪七年)的《申报》最吸引参观者。百年前的《申报》纸质粗劣、色泽已发黄,高不过0.5米,8个版叠成折页,打开长达1.2米。另外,清代的《京报》、 《南洋官报》、《中外日报》、《晋报》,民国五年的《晨钟报》创刊号、《人民日报》创刊号、延安时期的《群众日报》、五十年代的号外报等300余种早期报纸,都十分珍贵。还有丝绸报、手帕报、塑料报、巴掌报、名信片报以及世界上最小的报纸《江南游报》等珍稀报纸,也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在“文革”展厅和新时期展厅内,陈列收藏的400种、20000多份“文革”时期的报纸和千余种创、停、试、复等报纸,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藏报馆的主人叫苗世明,是山西省左权县粮食局的一名干部,他从七十年代初开始集报。1998年6月,苗世明投资15万元,创办家庭藏报馆,同时还创办了家庭藏报馆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