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岭可作证 渭水伴你行
——陕西马鞍桥金矿纪事文/成培德王恺王维君王耀进
(上接第一版)初来乍到,这里根本不具备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于是韩勇和创业者们“三间草房住一窝,三块石头支口锅”,早出晚归,攀悬崖、走峭壁,涉河水、过险滩,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翻开了马鞍桥金矿的第一页历史。
没有资金,韩勇带头和党员干部不领工资,他甚至以自家性命担保,求亲借友凑来60万元购买设备……
没有技术,韩勇勒紧裤带,不怕花钱,从兰州、西安等地聘请了50余名专家到现场指导帮助……
没有道路,韩勇第一个背起矿石走过刀刃一样锋利的石渣滩,50多名党员骨干曾创下一天背过75吨矿石的记录,平均每人每天1.5吨……
这期间,韩勇手下涌现出了朱玉琳,应海云、段志岐等一批中坚骨干人物,韩勇的脊梁更硬了,他身后齐刷刷地站起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骨干人物。有了韩勇的身先士卒,这支队伍里没人喊苦叫累,有了党员骨干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在艰苦中越战越勇。
谈起马鞍桥的创业史,韩勇最难忘的是“两个一百天”。即“山上一百天”,从5月20日上山至8月20日产出黄金,整整102天,这期间他们完成掘进500多米,修路1200米,安装网管路1600多米,拉运矿石2600多吨,完成日采100吨矿山建设工程;与之相呼应的是“山下一百天”,从10月19日至次年1月25日的选厂会战共完成改建及改造厂房面积891平方米,设备基础47座,自制设备30台,安装设备110台(件),配制工艺管路5200米,选厂厂房封顶同时,设备联动试车一次成功。
当那一日的最后一缕夕阳沉入地平线之际,一个新兴的金矿在这里诞生了。
励精图治
拼搏奉献,不计索取,永远把自己置于对事业的追求之中,竭心尽力,励精图治,成为了韩勇对人生价值的全部取向,这也是倒的行动准则和精神支柱。他最欣赏的名句是:“爱拼才会赢”。
如果说韩勇自我挑战的法码是押在马鞍桥金矿的创业上的活,那么,励精图治就成为了韩勇押在马鞍桥金矿发展上的又一个法码。
马鞍桥金矿早在一期工程如火如茶地进行之际,韩勇就已筹划着搞二期300吨扩建工程了。至1998年,当马鞍桥金矿成功地迈出三大步;即生产能力及工艺由50吨池浸到100吨全泥氰化炭浸,再至400吨富氧浸出,黄金产量由1994年的2200两上升到1995年的4600两,再至当年的10066两,马鞍桥金矿首次跻身全国百强黄金企业行列之际,马鞍桥金矿沸腾了,“喜圆万两黄金梦”一时间轰动了三秦大地。
这梦圆得艰辛,这梦圆得太难。须知,这一年的七、八两个月时间里,洪水两次袭击马鞍桥金矿采矿区,并使连接矿区和选厂72公里的108国道多处塌方,不仅矿区损失惨重,而且交通中断,矿石无法下运,生产所需材料及生活所需粮、油、菜等给养也断了,全矿生产被迫停顿。灾情面前,又是拖着病身子的韩勇带领矿部和选厂80多名突击队员冒着瓢泼大雨,冲进大山,车不能行,就徒步肩扛,采矿厂厂长陈长林、副矿长廖恺良,副总工程师未玉琳及基建办副主任陈小建也迅速把采厂的职工组织起来,两路人马会师一处,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抢修路面的第一线。最宝贵的时间被自然突害无情地掠夺,而韩勇和他的职工却不信这个邪,从9月份恢复正常生产后,韩勇带领所有中干到采厂召开百日会战动员大会,号召全体职工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苦战100天,产金120kg,誓死也要拿下年产黄金一万两的任务。就是这样金矿上下群情激昂,干劲倍增,至12月25日,他们终于在有效生产时间减少34天,入选矿石品位比上年同期偏低0.21克/吨的情况下,历经千难万险圆了他们的万两黄金梦。
从这里,我们似乎解读了一种精神,一种置事业为最高追求的拼搏精神。我们说,韩勇做为矿长,做为企业家,他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韩勇本人了,在他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精神,实际上早已成为了几百名马鞍桥职工的缩影与化身,也成为了全体马鞍桥人的精神和力量的写照,这也许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最完美的体现吧!
了解了韩勇的闯劲和魄力,似乎给人们了一个拼拼杀杀的感觉。其实不然,韩勇的谋略也深奥的了的。在韩勇的办公室、卧室以及外出的行囊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他勤于思考,善于钻研,这良好的习惯为韩勇增长了不少见识,扩展了不小的视野。在企业的经营中,他粗中有细,精打细算,从创业之际的“一分钱掰三瓣花”到企业发展中的“卡一头,抓两点”,都体现出了韩勇慎密细致的工作作风。
在企业发展中,韩勇深刻地认识到:科技进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如果不用科技武装自己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就会退步滑坡。为了保证企业的科技进步,韩勇还根据本矿矿体变化大,采矿难度大的实际,积极与地质高校“联姻”,多次邀请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矿开展科技攻关,其中马鞍桥金矿地质地形构造研究,采矿方法研究被列为国家科研项目,解决了许多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韩勇还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建矿以来矿上共引进40多名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使该矿的科技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他还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人才。例如每年的中秋节,他都要和科技人员一起举办“赏月晚会”,轻松之余他要求每个科研人员提一条好建议,这都使企业重视和关心人才的氛围得到强化。选矿工程师成战神毕业后来到矿上潜心技术革新和改造,几年来累计为矿节约创造价值近400万元,98年还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技术革新能手”,还有的已走上了矿级领导岗位。
企业家韩勇就是如此这般地呵护,培育着企业的成长,他励精图治的目标就是要把企业引导上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以此来体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精神无价
韩勇曾撰文指出:“陕西马鞍桥金矿诞生创业、发展壮大的事实证明,只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从抓人的精神入手,围绕人字做文章,是他工作的特点之一,因为韩勇相信,“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的因素是第一的。”
马鞍桥金矿精神是:“艰苦创业,团结创新,超常创效”,简称“三创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动下,他们的企业发展得力于精诚团结,合力共事的矿领导班子和一支团结向上,不屈不挠,敢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
尤其是在创业之初的两个“百日会战”中,矿领导班子成员和千部职工一起背矿石、啃干馍、睡地铺、拉矿车;在山下进行浸地改造,顶烈日,战三伏,建选厂,用自己的表率行为为职工树起了典范的榜样,激励着职工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出大力流大汗而不计私利,使企业内部始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韩勇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是企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法宝”。所以在实践中,马鞍桥金矿十分重视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他们把那些思想好、作风硬的青年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中去,同时积极发展新党员,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管理,注重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组织建成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完成本单位生产工作任务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职工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方面,韩勇认为:“人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应积极地倡导理解人,关心人,开展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的‘温暖工程’。”建矿以来,马鞍桥金矿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建起广播站、有线电视网、图书室、舞厅、灯光球场,保证了职工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他们还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送礼赠物等等,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一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起了企业崭新的社会形象。
他们还通过下大气力进行内部环境的治理,使矿区绿化和美化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的矿区环境优雅,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给职工创造了一个整洁优美,清新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企业成为了周至县名副其实的花园式企业,被西安市政府授予“园林化单位”。
为了提高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作用,去年他们还利用该矿以县厂务公开试点工作为契机,夯实基础,理顺思路,制定《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实施细则》,全面公开厂务,接受群众监督。为保证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韩勇亲任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工会主席段志岐任厂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为厂务公开工作全面顺利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他们还制定了厂务公开监督体系图,将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责任部门等具体规范化,以便实施。对企业发展重大问题,经营管理重点问题,工资分配切身问题及业务招待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唤起了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由于他们工作的深入细致,周至县还在该矿召开了厂务公开试点工作经验介绍会,重点向全县予以推广。
班子是坚强集体,党组织是战斗堡垒,职工队伍是素质过硬,这就是今天马鞍桥金矿“两个文明的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真实写照。走访马鞍桥金矿期间,我们所看到和所体会到的,使我们为他们的昨天感到敬佩,为他们的今天感到欣慰,而更强烈地体会到是对他们的明天充满信心。
一个好领导,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加上他们好的管理机制,马鞍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开发西部,世纪之交的辉煌交响乐正在召唤着他们。1999年,他们完成了二期改扩建工程并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全年各项技术指标均创建矿以来的最好水平。今年1月14日,他们再次独得垂青,获得了国家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该矿也是陕西省唯一获得第六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新成果奖的单位,他们的黄金企业目标成本管理被专家,学者广泛认可,并向全国推广。在此之前,该项目已获得省、市管理现代化新成果一等奖,企业也被省经贸委授予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如果说学术上的荣誉是对马鞍桥管理创新的最高嘉奖,那么,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就是市场竞争和企业运行质量给予他们的最佳回报;因为该管理机制自1996年创立以来,累计产生效益6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壮大了企业的实力。
韩勇对此体会颇深,他说:“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一样,都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车轮,两轮驱动效果最佳。”
面对西部开发的优势,韩勇坦言:“马鞍桥金矿的理想彼岸清晰在望!”整合资源优势,加速跳跃增长,已成为韩勇规划远景的战略主导思想,他还力图在近期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以黄金生产为后盾,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启动开发非金产业,规避市场风险,将企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秦岭可作证,渭河伴你行。马鞍桥金矿一班人的超前意识和长远规划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我们期待着马鞍桥金矿在西部大开发的华章中奏响属于自己的那篇乐章,让西部因为有了你而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