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拼搏 敢为人先
——汉中电力建筑工程公司困境中崛起纪实
文/朱钊俊 张永亮 成培德
他敢说这样的话:“这几年我就干了三件事:一是求别人,二是‘吹自己’,三是干实事。”这话字字铿锵,句句有力。他是谁?如此有锋芒,如此有胆量!他就是汉中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的领导人——经理张彬。
——题记
巍巍秦巴,悠悠汉水。汉中,这座陕南名城几千年来不知孕育了多少千古佳话和造就了多少仁人志士。随着改革开放的阵阵东风,这里的人们冲破盆地意识和束缚,敢冲敢闯,又涌出了一大批搏风击浪的市场经济弄潮人,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近年来在汉中这块热土上颇有影响的汉中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的创业者张彬以及他的伙伴们。正是他们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才使得“汉电建司”后来居上,仅用几年时间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汉中建筑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施工企业,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市场竞争中冒出的一匹“黑马”。
汉中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是1993年9月由汉中供电局组建的陕西省供电系统第一个建筑企业。通过竞争上岗和组织考察,毕业于西安建校、从事过多年基建管理和建筑设计工作的张彬挑起了公司经理的重担。成立之初,公司只有供电局分流出来的19个全民职工和两间办公室,全部家当也只是总务科剩余的后经折价价值9万余元,而且是暂借给给他们的部分维修材料。这情景,这境况,谁都可以想象,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谁挑这付担子?谁敢挑这付担子?张彬出头了,他凭着一股子冲劲和闯劲,毛遂自荐,竞争上岗,踏上了一条艰苦创业、不干出一番事业再不见江东父老的不归之路。
至2000年,已走过7年创业之际的汉中电力建筑工程公司如今成就了怎么样的大业呢?注册资金1000万元,固定资产420万元,年均产值3000万元,集土建施工、装饰工程、建材营销、机具租赁及钢铝门窗加工为一体的施工企业。实力,财力可谓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六年来共创省、市优良工程26个;先后创建省级、市级文明工地13个;连续三届被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汉中市建委授予“97年度创建文明工地先进集体”,“98年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先进集体”;被汉中市工商局、汉中市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单位”;被陕西省电力公司授予多种产业“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张彬成功了,汉电建司站起来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败走麦城的羞辱苦涩,成功辉煌的快乐伴随着他们一路征程,一路风尘。今天,当张彬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时却谦虚地说:“人总要有点事业心,我的事业就在供电局。我搞好电建司,就是要为供电局的发展和壮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工作。”
创业的艰辛,奋斗的困苦在这里被张彬淡化了,然而,创业之际的风风雨雨却一定仍萦绕在他的心头。
艰苦奋斗创大业
“办企业难,办建筑施工企业更难”。张彬曾如此感言。是的,汉电建司成立之际,除自身先天不足之外,整个建筑市场也正陷入在一种不景气的氛围之中,加之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困难面前,是退缩还是冲上去,这是摆在刚成立不久的汉电建司和张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怕困难,怕吃苦,我就不来电建司!”这是张彬心目中一杆不倒的信念之旗,也正是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这些年苦苦奋斗的精神。
汉电建司成立之初,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曾有人戏称为“水泊梁山”。加之建筑队伍历来就有涣散难管的风气,针对这种情况,张彬没有施加高压,而是采用“和风细雨”式的工作方式和书记一起分头做职工的思想工作,抓矛盾、找原因、讲道理、论长短、因势利导,分而论之,对有专长的都委以重任,对有情绪的都疏而导之,从理顺人心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张彬通过在公司内部开展“我爱建筑业”的敬业教育活动,在短短的数月里就打开了局面,化解了矛盾,稳定了队伍,绝大多数职工认清了形势,增强了信念。“自家不乱,怕它何乱”,张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使城池稳固,实力大增。
出击市场勇者必胜。接下来,张彬一边抓公司组建,拟定管理规章,聘用专业人才,一边东奔西走,筹措资金,联系业务,呼吁各方的理解支持。他们在首批承接的局内大修工程中精心组织施工,以高速度、高质量取得了建设单位的良好评价,第一战役就赢来了一片喝彩声。
汉电建司为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为了争取到工程项目,从局内到社会,从省内到省外,到处都留下了张彬的辛勤汗水和脚印。他带队上西安,下绵阳,跑遍汉中盆地的角角落落,广交各界朋友,让人们了解汉电建司。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原本刚强硬倔的张彬,也不得不忍受着一些冷嘲热讽,有时甚至是刁难而去“求别人”,这也就是他说的干了三件事的第一件。他的诚恳、热情、甚至是央求终于有了回报。几年来汉电建司先后中标承建了地区塑料厂、塑包厂、五金公司、粮二库、二一四地质队、汉中制药厂、铧场沟金矿等多项工程,使公司争得了效益,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声威。社会上对汉电建司有了认识,业内人士也对张彬刮目相看了。
张彬心里明白“忽视质量就是砸自己的牌子,砸自己的饭碗。”汉电建司这些年之所以能站住脚且一步步地走向更宽更广的一片新天地,这与他们抓工程质量,走质量兴业之路的决择密不可分。
公司成立之初,张彬就认准了人才和科技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两大基石。他们不惜重金从社会上招聘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到公司来,充实到公司的各个部门,特别是施工一线。他们除了从社会上选才聘英之外,还采取送员工脱产学习深造,短期上岗培训,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来提高队伍素质。据统计,几年来他们先后送出去进修、培训的职工达136人次,使公司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10月19日,一支挂靠汉电建司的施工队在施工中发生了一次局部悬挑构件倒塌事故。虽是挂靠单位的事,加之设计单位又要负主要责任,但还是给了发展中的汉电建司当头一棒,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汉电建司发展前景一片暗淡。也许出于把坏事可以变好事的缘故吧!张彬在困难之际做出了一个令众人惊动的壮举:他在市中心广场显要位置上竖起了一个大型广告牌:“不按规范要求,坚决推倒重来!”本是反省中的自警之举,却有人说:这是“虚”的工作,是“吹牛”,张彬闻之拍案而起:“我就是要吹!”这就是张彬“吹自己”的来由,也是他干了三件事的第二件。
他们在公司新的办公楼内用黑色花岗岩立了一块“警示”碑,专门记载了“10.19”质量事故,天天警示电建人不能忽视工程质量,牢记“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根本”。在实践中,他们抓管理、抓建制、抓检验、抓回访、抓责任制,使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一举走出低谷,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他们又正在积极开始进行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工作,预计将在七月通过验收。
几年来略阳电厂综合楼、电力宾馆服务楼、横线河110KV变电站土建等7个工程项目创省优工程,汉中塑料厂3#楼、黄家塘6#楼、鑫源110kv变电站土建等19个项目获市级优良工程,公司被汉中市建委授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树起形象走大道
汉电建司有“承接一项工程,创建一个优良,练就一支队伍,开拓一方市场”的形象广告语。树起自己企业的形象,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向社会宣称他们的承诺。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无形中这也使企业员工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张彬还采用座谈会、庆功会、汇报会。或赞助电视剧,或制作广告牌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机会来宣传和扩大企业的影响,使企业形象这面旗帜不但成了员工心中的指路明灯,而且还在社会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创建“名牌”靠名牌打天下,已成为市场经济出奇制胜的一张王牌。汉电建司将创“名牌”和创建文明工地紧密结合起来,在“小工地”上作“大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们对创建文明工地高度重视,从领导责任到网络建设都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他们在创建中坚持“三个到位”,即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管理体系,并从“三个早落实”人手,即管理目标早落实,思想组织早落实、各项制度和具体措施早落实。这些都推动了他们创建文明工地的进程。1997年,汉电建司应邀参加陕西省建筑业年会,其创建文明工地的经验受到各方的关注。1998年,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期间,省建设厅领导及全省参会代表参观了他们的黄家塘2#楼工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汉中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使汉电建司的名声远播,形象也日渐丰满。
几年来,公司的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形象不断提高,为了回报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广大员工,张彬还利用职工年休假,组织员工分批游三峡、上长城、饱览祖国河山。他大年三十去困难职工家庭问寒问暖,他去医院看望住院职工,他为职工的老人上山送葬,他为职工的子女主持婚礼,使职工感到了他重重的人情味,而工作中却又严厉无情,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马虎。职工们都说:“张经理恩威并重,我们服他!”
几年来,除了干好本行,搞好建筑外,张彬还动脑筋、想办法开发新项目。先后开办了服务娱乐业海马饭庄、海马歌舞厅、海马干洗店,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投资110万元的机具租赁公司,除满足公司自身需要外还对外开展租赁业务,年收入达50多万元;去年新办的钢铝门窗厂,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产值140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去年11月开始营业的青年旅行社,春节期间还组织了两个出国旅游团,近期又组织了赴延安、昆明、海南、九寨沟等地的旅游团。各分支机构业务红红火火,效益不断提高。
今年三月,电建司自建的办公楼落成了,清晨,迎着东方日出的朝霞,在银灰色的玻璃幕墙上,“汉中电力建筑工程公司”几个大字在阳光的映衬下,象一串闪烁的明珠,闪闪发光。她显示了电建司七年来的辉煌业绩,凝聚着张彬和他的职工们的滴滴汗水。它的建成为电建司几年来的发展树起了一座丰碑。而这一切不正是张彬“干实事”干出来的吗?
张彬喜欢站在办公室明亮的、宽大的玻璃窗前凝视着看院内的那一片青草地。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七年前的电建司不也正象那一棵小树才刚刚发芽,而今却已长成了一棵大树。如今电建司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他的胸中清晰地勾划出来:今年他要加大对各分支机构的扶持和考核力度,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把电建司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他心中的电建司已长成一棵苍天大树。
跨入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汉电建司和它的领导者又一次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我们祝他们展翅腾飞,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