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09日
头版
01

渭南市再就业工程措施到位

本报讯 日前,笔者随渭南市总工会去渭南市雅典家具有限公司,对“第一责任人”活动中重新就业的部分下岗职工进行了回访。如今已是该公司中层经理的原国有企业下岗女工王海花、杨雷荣、陶玲玲等,谈起自己的经历激动不已:“是工会组织给咱的今天!”据了解,自从全总发出工会要为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当好“第一责任人”的号召后,渭南有1.4万名像王海花这样的下岗职工,都是由他们的“娘家人”——各级工会组织积极配合政府、企业帮助实现再就业的,他们占到全市下岗职工的58%以上,为推进当地国企改革和发展,实现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再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两年来,渭南市各级工会在市总工会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转变观念,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脚踏实地办实事。他们在全市各级工会建立起了解困再就业领导小组,各级工会一把手亲自挂帅,并由专门部门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他们还深入调查研究,及早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为此先后开展了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情况调查,建立下岗职工、特困职工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回访就业职工制度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和工作。市总工会主席苏天顺及分管此项工作的副主席张洁玉同志经常深入企业、基层工会督促检查慰问职工。市总工会还在全市各级工会层层建立了对下岗职工、特困职工进行培训的制度和机制。先后建立培训机构56个,举办各类培训486期,受训职工在1.7万人次以上。与此同时,全市大部分县、市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各企业工会积极协助企业开展多种经营,走内部消化、合理分流的路子,不仅安排了本企业的下岗职工,而且解决了一部分其他企业下岗职工的就业。先后涌现出陕西天斗工贸公司、尧头斜井、蒲城粮食系统等安置下岗职工工作先进单位。消化内部职工600多人,其他职工千余人。全市各级工会还建立了工会干部联系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制度,两年来先后联系203户企业,困难职工1980人。今年以来,他们又开展与下岗职工、特困职工“交友、谈心”活动和送温暖活动。今年双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筹措资金96万多元,慰问困难职工4600人次。 本报通讯员 赵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