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12日
社会新闻
02

银行储蓄服务要防“好心办成坏事”

编辑部:

近年来,随着金融系统多项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作为“窗口”部门的储蓄所在接待语言、接待行为等方面日趋规范化,但一些储蓄员主动帮助储户输入储蓄密码、填写存取款凭条,往往在不自不觉中进入了“服务误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替储户保密,目前大多数储蓄所都配备了密码器。有时由于密码器出了故障,或者储户使用不当,会出现储户多次输人密码仍无法完成的情况。储蓄员为了方便储户,往往先向储户问清密码,然后再帮他们输入。其实这样做严重违反了储蓄章程,也有悖储户的意愿。假设储户的存单因丢失或被盗而造成存款被人冒领,除了储户本人因泄露密码而承担责任外,储蓄员也会受到一定的猜疑。另外根据储蓄章程,储户在办理存取款手续时应填写好存取款凭条,有的储户因文化程度所限而无法填写,储蓄员便热情地帮他填写凭条。由于办理存取款业务和填写凭条都出自储蓄员一人之手,这就给日后的麻烦埋下了伏笔。一旦出现问题,储蓄员很难解释清楚。

此外,在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储蓄员一定要提醒储户当面点清数量,并及时鉴别钞票的真伪,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纠纷。总之无论从金融部门出发,还是从储户角度考虑,大家都应谨慎小心,千万不要出现“好心办了坏事”的尴尬局面。

本报记者田勇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