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给善良的人们提个醒
攥紧自己的血汗钱
骗子花样翻新,专盯老人钱包,这是目下骗术发展的新动向。近日发生在某厂生活区的几个典型案例,其惨痛教训足以让善良的老人们警醒了——
骗术A:住院交押金
早上八点多,赵大爷下楼正开自行车锁,一位年轻人过来打招呼:“叔,你忙着哪?”“嗯。啊!”他愣住了,并不认识来人。
青年特热情:“你老贵人多忘事,连我都不认识了?”“你是——”没等赵大爷说完,青年接话:“我是你儿子单位的,分厂厂长刘同志。我想找你商量个事……”“有啥事?”那人神秘地压低声音:“这里不太方便,到你家说吧。”
既然是儿子的顶头上司,又亲自上门,怎能怠慢?赵大爷领他进了家。未等招呼,客人先敬他一支烟,然后开门见山:“叔,我碰上难题了——媳妇剖腹产住院,要交押金。我刚去取存款,银行没开门,你能不能先借给我些?银行开门后,我取了钱就还给你。”赵大爷本能地问:“你没问我儿子?”青年答:“他不在车间,我以为他回来了,就找到家里了。”
“噢,是这样。”赵大爷沉思一下,从柜子里取出一沓钞票,数了数递过去:“这是600元,你先拿去用。”也许是赵大爷的慷慨鼓励了他,那人又不好意思地说:“叔,手术后还要请人吃饭,是不是再……再……”赵大爷又拿出200元:“这是我和老伴的生活费,救人要紧!”
钱一到手,那人转身就走,连个“谢”字也不说。赵大爷心里“咯蹬”一下,急忙找儿子打问,“刘同志”有好几个,却没有他见过的“厂长”;再问医院,根本没人做手术…
800元买了个教训。相信与赵大爷有相同遭遇的老人,会永远记住这种事。
骗术B:花钱买平安
那天下午,钱大妈正在楼下晒太阳。一个中年妇女过来说:“大娘,你还有心坐?家里要出事了!”“什么?”钱大妈急忙站起来。那女人却安慰她:“大娘别着急,是这么回事:我家从国外回来个亲戚,能预测吉凶祸福。他看你印堂发暗,家里有血光之灾……”
“他怎么看的?”那女人指指对面的楼房:“他就住五楼,刚从窗口里看的。大娘,让他帮你想想办法?”未等钱大妈开口,那女人半扶半拉,带她向楼上走去。上至四楼,一青年拦住去路:“李老休息了,他让我帮你们解决。”那女人急忙解释:“他是李老的弟子,消灾除祸最拿手。”于是,三人一起走进钱家。
尚未落座,青年就说:“你家灾气太重,要多费手脚。”钱大妈问:“都要些啥?”女人答:“取6666元,六六大顺,花钱买平安!”钱大妈皱眉:“要这么多?”青年问:“你有多少?”钱大妈取出4000元:“这是给儿子买电脑的钱,只有这些!”青年摆摆手:“先拿这些吧,我尽力而为……”
接下来的事不说大家也明白——钱大妈家自然一切平安。她至今心疼的是:来自不易的4000元咋就白白地送给了人呢?
骗术C:新药治百病
孙大伯在街头闲转,前面的对话引起他的注意——
甲:“这是刚试制的特效药,对心脏病、高血压、肝炎、风湿……一百多种慢性病有效果。”乙:“卖给我两盒,怎么样?”
见孙大伯在听,甲提高了话音:“这药只批发,不零售。”乙恳求道:“我父亲急需这种药,一直买不到。只买两盒,要不给一盒,行吗?”甲:“一箱二十盒,要买你全拿走!”乙:“我手头钱不够,咋办?”甲指指孙大伯:“让老人家帮帮忙么。”乙:“我们不认识,咋好麻烦人?”
孙大伯问:“啥事?”乙说:“大伯你走吧,没你的事!”孙大伯来气了:“问问还不行吗?”甲把经过一说,孙大伯拍着胸捕:“货我俩全要了。多少钱?”甲:“零售一盒900元。既然大伯行善做好事,我也跳楼大甩卖,一盒450元,整箱9000元。”乙拿出1000元:“我只有这么多……”孙大伯说:“你们先等着,我去银行取款!”
他拿来8000元交给甲,又取了三盒药给乙,乙千恩万谢,互道“再见”。回到家打开印满外文的盒子,里边全是口香糖。孙大伯头一昏,差点倒在地上——他的高血压病又犯了……
以上事例,可谓骗术中的“小儿科”。今后,肯定还有种种新骗术出笼,但总是万变不离其宗——骗钱。只要人们攥紧血汗钱,不要让别人轻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掏走,那么,再高明的骗术也难以得逞。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