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何沙尘暴频袭榆林城
5月11日,榆林地区再次遭受沙尘暴袭击,最大阵风9级,满天沙尘飞,车难行,人难走。记者在当地采访,亲身感受到沙尘暴的肆虐,深感山川秀美工程对大西北的重要。
这天清晨6时,记者跟众多朝拜的香客登上了陕北名山——佳县的白云山。远眺西北方,只见滚滚黄尘已升起,并向这里逼来。老乡说:又要起沙暴了。9时许,佳县已有微风带着尘土飞来。10时半,记者离开白云山去榆林时,当地已起风。只见4—5级风将裸露的黄土表层面粉状的尘土吹向空中,洒向四方,整个大地被雾状粉尘笼罩,太阳的光辉也被遮住了,汽车艰难地爬行着。从佳县刚进入榆林界,也就是毛乌素沙漠边缘,风速加大到6级左右,还突然下起了泥雨,仅两分钟,来往的汽车个个就像被泥糊了一样。雨一停,司机只好下车,顶着风,将玻璃擦干净。榆林城区行人稀少,人们几乎都戴着眼镜。尤其是女性,用纱巾将头部包了个严实。俗话说:榆林的桃花水养女人,记者也没眼福一睹榆林女子真面目。
中午吃饭时,我与几名当地人闲聊。他们说,今年的沙尘暴比往年的次数多,时间长,沙尘浓度大,并说了几个与沙尘暴有关的段子让我猜,记者一并写出来,以飨读者。
“沙尘暴一来,当地人见面不敢说话。”我问为啥?他们说:一张口,沙土就把嘴堵实了,所以他们见面不敢说话。
“每次刮大风,汽车前面都有一个人。”我又问:为啥?回答:风沙太大,司机看不见路,让前面的人带路。
一天,丈夫顶着沙暴赶回家吃饭。婆姨端来了饭菜。丈夫肚饥,大口吞咽。突然,丈夫放下饭碗,指责婆姨为啥不洗菜,婆姨埋怨:谁让你不先刷牙嗽口。丈夫拍头,大悟。
下午,记者顶着大风来到榆林气象台采访。工作人员正在分析卫星云图资料。赵榆飞和孙晓榆两位台领导向我介绍了今年以来当地沙尘暴天气的情况。
今年从3月1日到5月11日,榆林地区的沙尘暴已累计达14天,发生频繁、时间长、风速大、沙尘浓度大。历年这个时期沙尘暴天气仅为6.8天。今年沙尘暴最大风力可达35米/秒,达到10级,这也是历年没有的。
另外,雨水相对偏少。今年2—4月降雨比往年同期少2—4成。预计5月14日仍有一次沙尘天气,风力约6—7级,并伴有小阵雨。
在分析沙尘暴原因时,两位负责人说:榆林本身就是干旱区,又受季风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加上这些年,过度放牧、拓荒,植被遭破坏。另外,这几次沙尘暴都是从宁夏、内蒙古刮来的沙尘,这也说明,上述两个地区包括本地的生态环境已到了非彻底治理不可的地步了。他俩说,现在当地最缺少水份的就是土地。
晚上10时许,沙尘暴过境。榆林市区风平夜静。本报记者柳江河5月12日晨发自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