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重点保护”别议
如何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的省几个部门出面宣布对某私营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又有某省决定对全省100家私营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并排出了首批39户的名单;某市最近公布对本市10家私营企业实行重点保护,不得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
看到此类消息不断见报,总有些似曾相识之感。对某一行业、某一部门、某一类型的企业重点扶持,是长期以来我们抓经济工作的一个习惯做法。哪一类经济需要发展,政策就向哪方面倾斜。这种做法短期可能是有效的,但这种依靠外部投入、优惠等政策扶植发展起来的企业,长期看并不具备竞争的优势。何况这种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扶持政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未必管用。非公有制经济同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很强。而从目前的发展实践看,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市场环境上,在投资融资、市场准入、人才引进等问题上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所以,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做多少事,而不在于能够允诺什么优惠政策,更不适宜在民营经济的内部“开小灶”,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从而制造出新的不平等。
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做点什么,有一句很形象的话:“造一池好水,让企业游泳”。不断列出各种重点保护名单的做法,似乎不是在“造好水”,而是在“找好鱼”,如果没有一池好水,好鱼也会给养瘦、养死。 (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