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全国房改补贴发放的六种模式
本报讯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目前,建设部有关领导介绍了全国补贴发放的六种主要模式:深圳的理入工资模式;南京;武汉的老职工一次补,新职工逐月补模式;广州的按职工收入标准逐月补模式;济南、西安加大公积金比例模武;青岛的基本补加一次补模式;贵阳的将存量公房核算成货币重新分配模式。
第一种是提租补贴方案,如深圳1988年己把提租补贴理人工资,符合改实物分配为货币工资分配的货币分配方向。第二种是南京、武汉等约80%的城市采取的老人一次性补贴,新人按工资比例在全部工作年限逐月发放住房补贴的方案。有按标准工资发放的,也有按工资总额发放的。还有部分城市对无房老职工过去工龄实行一次性补贴,今后工龄逐月发放补贴,如武汉,这个办法更科学、更先进,这两种办法的思路是一致的。第三种是以广州为代表的,对新人按一定年限、职级住房面积标准,分20年、25年逐凰发放住房补贴。“老人”基本上也是一次性补贴。第四种情况,是济南、西安两个城市,方案搞得早;目的也是停止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苯管有房或无房,住房达标或未达标,新或“老人”一律来取按工资一定比例发放住房补贴,或进入住房公积金账户,进行专户管理。第五种,是青岛市实施的基本补贴加一次补贴方案。按每个职工基本住房面积65平方米、当地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计算每人基准补贴标准,按月发放;当职务每晋升一次,给予一次性补贴。第六种情况是贵阳,对全市存量住房进行评估测算,并以货币形式进行再分配;新老职工利益调整大。
这六种情况都是万了住房分配货币化,为了建立新体制。总的来讲,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在全部工作年限内发放住房补贴的方案比较科学。一是这种方案只是对新职工和无房老职工,因此涉及面小,改革阻为也较小;二是当前的资金压力小,因为在全部工作年限发放,把住房补贴的货币量延长在30年到35年发放;三是能较好地贯彻效率优先、廉顾公平、按劳分配的原则,如北京等地按标准工资发放住房补贴,把单位按平均主义的办法加的额外补贴剔除出去,基本体现了职务差别;你职务提高,工资逐年增加,住房补贴量也相应增加;四是更接近于货币工资制度的改革目标,不至于今后再做大的调整;五是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你在机关工作10年,按你的职级、工资比例,领取住房补贴,你到新的单位,由新的单位按单位的住房补贴办法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