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0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生活广场 牵母亲手过马路 换一角度看烦恼 五款家常粽子 孩子为什么会顶嘴 图片新闻 从严格出奇兵  踏平坎坷成大道

当前版:第A4版: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生活广场
04

牵母亲手过马路

文/明锋

所谓“树大分丫,儿大分家”。有了自己的营垒,精力便全部倾注于家庭,所以虽说和母亲同城而居,相隔不远,却很少回家看望父母。

当我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我给亮儿买了样东西,你猜是啥?”母亲竟和老大不小的儿子猜谜。“不知道。”见我猜不出来。母亲便停下来,用食指点着我的头:“你呀,还是那么粗心。去年除夕,亮儿在饭桌上说他同学骑着赛车威风得很,我就知道他想要。本该早些时候买,不巧你爸住了院。前天,我才和邻居家的孩子一块去选回来。”我在心里自打了一个嘴巴,母亲在一句闲谈中就记住了孙子的一桩心愿,而自己天天听他念叨都没有在意。“妈,你一个月就那点退休金……”

母亲又往前走,“哎,大人嘛,反正是为儿女一辈子。钱多,多用;钱少,少花。只要儿女们高兴。”夕阳挂在天边,像一个大蛋黄,桔红色的光芒,染红了母亲的脸庞。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印刷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子在城西,母亲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过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匆匆的人流,喧嚣的市声,那一幅母爱图显得何其平淡,却又何其伟大。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年轻的母亲已以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真情。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您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失望,闪过疑惑,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远多忙,我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养起来的儿子呀,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却时常忘了尊老像爱幼一样。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