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干得好奖 干不好罚
西北国棉三厂从严治企动真格
本报讯 西北国棉三厂是陕西唐华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大型纺织企业,进入新千年后,该厂一举扭亏为盈,扭转了连续6年的亏损局面,1—5月累计盈利274万元。
今年3月,该厂出台了两个从严治企的管理制度,一是设立厂长奖励基金,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二是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对干部个人工资的20%根据业绩实行浮动。两个治企措施出台后,在企业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奖励有突出贡献者是锦上添花,大家都认为这不难操作,但对工作较差的进行处罚,不少人就犯疑了,这能行得通吗?然而,最近发生在该厂的两件事,使职工信服了企业领导从严治企动起真格的了。
4月26日,织布车间保全队为做好本厂引进的31台剑杆织机的前期准备工作,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了该车间76台老布机拆迁安装工作,既腾出了新机安装空地,又顺利地保证迁移老机开车生产,把影响生产的因素控制到最小程度,创造了建厂以来技术改造时间、速度、效率之“最”。职工为了企业的发展夜以继日连轴转着干,打了一个漂亮仗,厂长高岩等领导商量后,即从厂长奖励基金中拿出7000元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4月份,该厂因出口合格率、纱织疵率和销售收入三项指标未进入二档水平,影响了企业方针目标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厂部毫不留情地按照奖罚考核规定对生产经营线上的17个车间部门中的一把手和5名厂级领导(含厂长本人)的奖金和职务津贴实行下浮20%,另有160名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消息在该厂宣传快报中一经公布,便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干干部长期以来形成的在国有企业里“干好了能怎么样,干得不好又能怎么样”的固有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广大职工群众从一奖一罚这两件事的处理上看到了厂领导从严治企的魄力和果断精神。广大职工的强烈反响,也使企业领导认识到,要打破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干部四平八稳、缺乏压力、不思进取的不良心态,激活缺乏生气和活力的“一潭死水”,就非得在企业管理上下猛药、用重锤、动真格不可。 (孙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