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22日
头版
01

安康涌动矿产开发潮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声,位于秦头楚尾的安康地区涌动起一股矿产开发热潮,一批批“淘金者”源源不断地涌向这块风水宝地。

矿产资源是安康的三大资源之一,截至现在全区发现的矿产65种,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其中在陕西省和全国占居前列的矿产有汞矿、毒重石、瓦板石、重晶石、冶金用白云岩、锑矿、锌矿、天然珍稀矿泉水等。尽管该区矿产开发历史悠久,但在解放前,主要以零星分散开采石煤、砂金等为主。解放以来直至1985年,全区矿产采选业年产值也只有500多万元。改革开放为安康地区矿业开发带来了活力,1998年底,矿产采选业加上深加工产值已达4.5亿元。目前,全区共有矿山企业和矿石加工企业450余户。

在这股开发热中,引来的客商有国家队,也有地方队,更多的是私营业主;来安康“淘金”的这些老板中,有以吃苦著称的四川人,有以精明能干闻名的老广客,连北京、上海、深圳的投资者也被吸引来了。在白河县,记者采访过来自温州的开矿老板胡子琪。据介绍,他们办的股份制银金矿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现在,该矿年采选矿50吨,目标是150至200吨。用胡老板的话来说,他们在自己赚钱的同时,也愿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紫阳县的瓦板石前几年一炮打响远销欧美多国后,很快引来了北京、西安、汉中多家商客投资,现已形成了瓦板石、毒重石、锰矿石为主体的7个矿种、56个企业的开发热潮,该县仅板石一项年产值近1800万元。

旬阳县筑巢引凤后,也是硕果累累。青铜沟汞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县控股与陕西省地矿厅联办的合资企业,通过科技攻关破解了汞锑分离世界性技术难题,采选站成龙配套年产值3000多万元,在陕南深山建成中国新汞都。3000吨超细活性氧化锌厂,是中国科技促进经济公司控股与当地两家公司联办的股份制企业,年销售产值4000多万元。据统计,旬阳县近年来就吸引来10余省市43家客商投资开矿办厂,已建成矿产企业87家,年产值2亿多元,实现利税3400万元。

在安康地区矿产资源管理局,记者看到“两会一节”期间的一份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表,其中注明地质矿产类共签约30项,其中成交项目最多的旬阳县就达11项;引资最多的项目是汉阴县水泥厂,一个项目就引进河北威远集团汉源公司资金1.2亿元。面对这次在中西部协作区贸洽会上这喜人的成绩,安康人却谈的是他们的不足:“在我区目前的矿产企业中,除开采加工贵金属、有色金属、瓦板石、水泥等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外,绝大多数企业因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矿区地质工作程序低而效益低,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为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安康地区对矿产资源管理开发确定了新的思路:借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加紧产品的开发研究,高起点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含量,加速建立金州矿产支柱产业。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05年,全区矿业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15年,全区矿业产值达到25亿元。

本报记者杨明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