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28日
头版
01

一条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

——程安东省长谈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

本报特约记者 陈一民

12年前,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后来这个制度被郑重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领导的通知》(<1989>12号文件)。最近,陕西省人民政府与陕西省总工会成功地举行了第十二次联席会议。会议就6项涉及企业改革和职工利益的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协商,达成了共识,商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会议结束后,本报和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记者联合采访了陕西省省长程安东。

记者: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是陕西首创的,而且已经坚持了12年,您怎样评价它的意义?

程安东: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的意义可以讲好多条,但最实质性的意义就在于它开通了一条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同样也是政府工作的一个指导思想。依靠职工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政府如何联系职工群众?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工会来联系。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联席会议制度在加强政府与工会联系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的意义和作用就在于,它不是一般地联系,而是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提出若干具体的议题,通过协商,个别议定,双方达成共识,最后共同执行。联席会议的议题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共商深化企业改革、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事项。二是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生活福利等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包括涉及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问题。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联席会议必然产生这样两方面效果:一是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促进涉及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解决。总之可以这样认为,联席会议制度是通过工会建立起来的沟通政府与职工群众的一条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民主渠道,是从宏观和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记者:你们坚持了12年,说明联席会议制度很有生命力。您觉得它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程安东:首先是双方都有这个需要。一是广大职工群众有这个要求,职工群众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政府反映,需要政府来帮助解决。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表,对这件事积极性很高,工作很主动。二是政府也有这个需要。政府要管好社会,要依法行政,也很需要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的支持,这里的支持包括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两个方面。这就是说,双方都有这个愿望和需求。这是最大的生命力。我们尽管这些年换了3位省长,工会班子也作了大的调整,但是这个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所以说这个问题主要不取决于是不是领导重视,而取决于是否有这样的客观需要。同时,联席会议制度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是赶形式,而是讲求实质内容。联席会议是一种双方商议问题的形式,但如果只图形式,而内容不实在,也不行,那只会有一时的宣传效果,而不可能延续下来。凡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肯定没有生命力。我们坚持每一次联席会议都要有实质性的内容,都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几个广大职工关心的具体问题。我们的联席会议一年比一年开得有成效,12次会议共讨论了56个议题,除极个别议题因条件限制暂时搁置外,绝大多数议题都商定了解决办法,并在实际中得到了较好落实。 (下转三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