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30日
社会新闻
02

广厦千万间众人俱欢颜

——从居住条件看西安市民生活的改善

时下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要知贫富,观其居住。事实上,居民住宅的变迁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作为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西安在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在吃的精细营养、穿的得体时尚、用的舒适现代、行的快捷方便之后,居住情况到底如何?西安市城调队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居民住房不仅趋于宽敞、舒适,面积不断扩大,而且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要求。

住宅面积越来越大

随着古城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委、市政府将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在住宅建设方面的投资。1995年,西安市安居工程正式启动,1998年又将经济适用房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发展,西安市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广泛吸纳低息贷款,减少土地出让金,又如对包括房屋配套费、消防费、人防费、供热费、商业用硅酸盐水泥保证金等税费减半征收,使南郊明德门小区、西郊枣园小区、北郊丰禾小区、东郊华清小区等经济适用房很快建成,并将房价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满足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需求。此外,商品房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全市住宅竣工面积逐年提高,其中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建成的住宅楼占到了76.2%,目前全市居民户均住房建筑面积接近了60平方米。

户均占有房产近八万元

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时期福利分房制度的影响,建房、购房一直被视为单位的事情,居民只是论资排辈等待无偿分房,因而房产意识极为淡漠,对自己住宅的家底知之甚少。西安市城调队在有关房地产评估机构的配合下,依据居民住宅的地理位置类别、相应地段的土地出让金数额、竣工年代、建筑面积及结构等指标,对全市居民的房产评估抽查表明:居民户均房产近八万元。

居民住宅愈来愈讲究

如今西安的绝大数市民已经彻底告别了低矮潮湿的平房,搬进了漂亮、整洁的单元房,目前住在多层或高层楼房的居民占到了97.6%,87%的居民住上了水、卫设施齐全的单元套房。按居民住房结构划分:砖木结构占2.4%,砖混结构占93%,钢筋混凝土结构占4.6%。在房间的设计上,一改昔日的“重居室、轻辅助”,新的大客厅、大厨房、大卫生间充分体现了现代家庭对人际交往的重视。随着装修材料的更新换代以及人们置房换房频率的不断加快,住宅的装修也越来越高档化,人们在室内装饰品方面的支出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居住外围环境愈加重要

由于人们十分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要求,因而很看重居住地周边的教育学习、娱乐休闲、社会治理、邻里关系等人文环境,教育质量较高的中小学周围的住房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尽管南郊的商品房每平方米高出全市平均价100多元,但购买者仍十分踊跃,这与该地区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居必择邻”成了西安市众多居民家庭的共识。 本报记者田勇刚 通讯员陈立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