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出口创汇
陕齿成为振兴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排头兵”
本报讯 截至6月25日,连续多年在低谷中徘徊的陕西汽车齿轮总厂今年已完成产值12521万元,同比增长87%,完成销售收入9508万元,同比增长52.7%,产品出口创汇311万美元,同比增长14倍,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全面实现了“双过半”,企业生产经营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观念落后、机制僵化、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陕齿总厂有着与其他国有企业同样的通病。该厂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厂长李大开的带领下,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从下岗、分流、剥离入手,先后精简各类富余人员700余人,还将车队、食堂、子弟学校等后勤单位全面推向市场,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设立了两个经济实体,解决分流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在市场逐渐开始复苏的形势下,陕齿总厂牢牢抓住机遇,先后打开了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市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OEM配套领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出口创汇增长幅度跃居我省机械行业首位,成为振兴陕西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支柱企业。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开拓,产品覆盖面占到了全国重型汽车市场的30%,主导产品被国内40余家主机厂的200多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销售服务网点由6个增加到了14个。他们把今年确定为“科技进步效益年”,通过举办一系列科技进步活动,将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科技开发水平、工艺设计水平、市场营销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报记者田勇刚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