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12日
维权之页
03

要维护困难职工的尊严

日前,某企业召开的扶贫济困工作会议作出决定,采用一包一或二包一的方法,领导干部与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以切实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同时,为维护困难职工的自尊心,不要把他们的姓名公布于众。这一举措,用心良苦,可谓深谋远虑,令人感动。

关心、帮助下岗职工,尤其是特困职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这些下岗职工一方面生活陷入困境,需要帮扶,但由于得不到有效地帮助,仍苦苦挣扎在再就业的门槛之外,甚至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基于好脸面的心理,自己的经济窘状不愿让街坊四邻知道。因为眼下有人认为越富裕越荣光,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贫困实在是不值得炫耀。再说,困难职工也是有血有肉的,自己有着同他人一样的尊严与人格。

这要求我们对待帮困工作,不可简单化,也要讲辩证法,多花些心思,多讲些策略。以往提倡“做好事不留姓名”,现在,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既给予困难职工有效帮助,使之走出困境,又不公开被帮助对象的姓名。从而维护困难职工的自尊,使之坚定自强、自立、自信,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和自信,是永远走不出困难的沼泽地的。某种意义上说,维护尊严、增强信心比一时的送钱送物的送温暖更为重要。

远虑与近忧相结合,既为眼前困难想,又为今后长远发展计。用辩证思维贯穿于扶贫济困工作中,既提供有效帮助,又不使他们“失面子”。这种做法,值得效法。

■冯文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