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13日
头版
01

交友谈心帮扶

——陕西第二毛织厂“交友”活动侧记

年前,在榆林采访时,一位毛纺企业的同志曾沮丧地对记者说: “毛纺业现在到了停产下岗卖设备,设备卖了卖土地的境地了!”。

虽是无奈之中的偏颇之言,但我省的毛纺企业状况,确实让人揪心!

位于咸阳的陕二毛1991年5月才投产,1997年底就全面停产,一个总投资8200万元的国有中型企业,运转不到6年多一点时间,现负债已高达2亿多元。全厂1208人,下岗1078人,约占90%的下岗职工生活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与下岗职工交朋友”活动是今年省总工作的重头戏,二毛下岗职工为数最多,此项活动开展的如何?日前,记者到厂进行了采访。

一幅“交友”联络图

来到地处咸阳市的陕二毛门口,芳草萋萋,昔日轰鸣的机器声,忙碌的身影已成遥远的记忆。郁葱的枝头上有几只觅食而归的麻雀,正在梳理着疲惫翅膀上的羽毛。

“站住!”一声断喝,止步抬头,一看是门卫。验证、登记、满脸认真,一丝不苟。记者暗暗叹道:厂子不行了,这个厂的严细精神还在啊!

在办公楼大厅正面,一幅硕大的“百名上岗职工与干名下岗职工交友活动联系表”映入眼中。上岗职工的姓名、住址、电话。后边是10位所交下岗朋友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114名在岗职工,用这张图表就把全厂1078名下岗职工联接起来了。赶来接待记者的厂党委副书记赵东亚指着这张“联络图”介绍:做下岗职工的朋友,很合厂里的实际,4月份就专门组成班子,对这项活动的内容,要求做了详细布署,按1:10交友,再将所交友的名单公布后,在岗的人员利用当月给下岗人员发放生活费时就和90%的下岗职工取得了初步联系,登记,填写了所交下岗朋友的现住址、联系方式、就业状况、经济收入、家庭主要成员、供养人口等。以前下岗没人问,每月领了生活费就走人。现在下岗职工知道自己在厂里的朋友是谁,有什么事先找自己的在岗朋友联系,一张“联络图”把岗上岗下的职工联成一体了。这是陕二毛“交友”活动的第一步棋。

一摞“交友”访谈纪录本

在办公室里,正好有几位前来交“交友”访谈记录本的“交友”办公室工作人员,记者随手翻开存放在案头的一摞“交友”访谈记录,上面详细地记录着和下岗朋友谈话的内容。在“有何意见和要求”一栏,一位姓刘的下岗职工在上面写:以前下岗了没人管,没人问,现在有了上岗的做朋友,知道有事给谁讲,有困难知道直接找谁帮,对厂里的建议要求知道找谁反映了。一位远在南方打工的下岗职工写道:漂泊在外,心在厂里,盼望厂里抓住西部开发契机,抓紧改制,恢复生产,我做梦都是已回厂上班了

失落在,梦就在,漂泊他乡的下岗职工对企业的留恋和寄托之心,跃然纸上,着实令人感动。

记者了解到,通过深入访谈,二毛已较全面的掌握了企业下岗职工的思想现状,分轻重缓急,逐个有针对性的对由于下岗后生活拮据,夫妻关系紧张的职工做工作,挽救了好几个进将破碎的下岗职工家庭。对8对已经离异的职工也做了“适当的生活安排”。 

一片殷殷帮扶情

徐红儒原是陕二毛织布车间女工,下岗后丈夫和她离了婚。一家三口,上有70多岁的老母,下有10岁左右的孩子,每月靠她发放的230元艰辛渡日。为维持生计,她借钱买回一辆三轮车,每天到郊外的陈阳寨批发蔬菜,蹬到市里买,赚点小钱,补贴生活。5月份不幸翻车将右腿骨折,本来就不堪重负,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她的在岗朋友知道后马上到医院帮助办理住院手续,照顾她的老人和孩子,一面汇报厂里,厂领导和工会干部一起到医院慰问,并立即困难补助,鼓励她安心养伤,帮助她渡过难关。感动地徐红儒直掉泪。

为使下岗职工摆地摊,能有一块遮风蔽雨的地方,厂里领导带头和在岗职工一起动手铺砖、修路、搭楼板,建成了一个以二毛下岗职工为主的农贸市场。厂长赵洪涛在抬楼板时被钢管撞的膝盖骨折,至今还拄着拐杖上班。

真心交友、深入访谈、真诚帮扶。这就是陕二毛把“交友”活动逐步推向深入,落在实处的三步棋,现在已建立了整套下岗职工的档案,摸清了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列出了特困户,进入实施重点帮扶的攻坚阶段。

本报记者龙仁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