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收音机——古城市民时“新宠”
如今,在西安市环城公园以及其他晨练场所,许多退休职工清早打开小小的收音机悠然自得地收听新闻,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少上班族在乘车途中插上耳机,全神贯注地收听当日的外汇牌价、产品供求、股票和金融等信息;在一些大的劳务市场,随处可见青年民工手持收音机,倾听“用工信息”、“就业桥”、“天气预报”之类的广播节目。
尽管有电视机、影碟机、卡拉OK、组合音响等新视听产品的严重冲击,一度被人们冷落的收音机,近年来却出现了回升的趋势。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今年1至6月,国内生产收音机达3000余万台(只),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8%,而在西安不少市民的家中,甚至出现了父亲、孩子各持一台,“你收你的新闻,我听我的音乐”,彼此互不干扰的生活场景。
为何收音机在西安古城重新走俏?业内人士认为看电视、听录放机、唱卡拉OK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小巧玲珑的收音机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既可满足企业员工、打工者中午在单位闻听天下大事和享受时尚音乐,又适应了随着西部大开发、西安桥头堡地区人才、用工流动性日益增大的趋势。再加上价格便宜实惠,如广东产的凯隆、日升宝等品牌,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从而购买者越来越多。
还有,近年来陕西、西安的广播节目越办越好,内容越来越丰富,先后办起了经济台、科技教育台、交通音乐台等。这些广播电台栏目众多、版式新颖,且滚动播出,适应了不同层次人们的精神需求,再加上栏目主持人风格各异,吸引了大批听众,令少男少女们痴迷,让许多消费者感受到了生活时尚,也使众多没有时间进歌厅、购新碟的消费者,聆听到了最新潮的流行音乐,认识了一批又一批乐坛新秀。
可以说,广播节目的再度红火是各家电台激烈竞争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序上促进了收音机的流行。同时,也折射出西安市民生活、学习、娱乐日趋多样化和多元化。 (张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