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冷饮小贩:心优价贱愿天热
刘立成是西安市一家玻璃制品厂的下岗工人,由于年近半百,又没有什么技术专长,所以再谋职业十分困难,只好四处打一些零工。今年随着夏季的来临,他思量着去批发一些雪糕、奶糕、汽水等冷饮沿街贩卖,谁知稍做尝试,竟颇有收益。他的生意象古城的气温一样,越来越“热”
于是,在西门、丰庆路、西关正街、南小巷等地方,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他顶着烈日、骑着三轮车、手持小扩音喇叭高声叫卖的身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箱、冰柜已成为城镇居民家庭的寻常物品,过去只卖一、两根雪糕或一、两瓶汽水的习惯也被人们逐渐改变了,代之而来的是一次买上十几根乃至几十根雪糕或整箱饮料,然后放进家中的冰箱、冰柜,既可供自家人食用,又可招待来客。所以只要刘立成“批发雪糕、奶糕”的吆喝声在居民小区、家属院响起,便有不少人赶过去购买。看着他汗流浃背、忙忙活活的样子,记者问他: “生意挺不错吧?”他笑着说: “还可以,这全靠老天爷帮忙。今年的气温一直偏高,所以我的冷饮也卖得比较快。前几天,下了两场雨,可把我急坏了,整天窝在家里,实在让人难受。”听着他的话,不由使我想起了白居易诗中“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记者衷心祝愿老刘心想事成,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田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