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26日
头版
01

在流火的日子里

时至大暑。连日热浪,酷暑肆虐四方。但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炼钢、纺织、交通、建筑等岗位上的职工,没有退缩,在这段最难熬的日子里,干劲依然不减。他们战高温,斗酷暑,挥汗如雨,辛勤工作,令人可敬。

钢铁工人战酷暑

7月21日,略阳钢厂350轧机工作台上,加热炉的炉口1200℃温度的烘烤下,操作台温度已达45℃以上。但是在作业现场的人,个个都用大口罩,把自己捂了个严实,因为一根根滚烫的圆钢穿过轧辊时,掀起阵阵热浪,令人呼吸困难,为了呼吸道不被灼伤,就必须将嘴捂起来。但是高温环境下,每个工作日下来,脸都是红疹子和小水泡,两天脸就脱一层皮。

据前来为工人送绿豆汤的车间主任说:这几天,虽然天气越来越热,职工们依然干劲不减,车间日产量都在450吨以上,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

盛夏连创好业绩

地处宝鸡蔡家坡的陕棉九厂,在盛夏到来之前,就早早安排了防暑降温工作,对一些生产车间的通风道进行了清理,重新配备安装了高温工作区的风扇。该厂的织布车间,正值技术改造、安装无梭喷气织机的关键时刻,在天气热、人员紧、车难开、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动员职工,精心生产,纺好每寸纱,织好每寸布。还组织干部每日按时把绿豆汤、冰棍、冷饮和降温品送到正干活的职工手中。目前,企业生产稳定,入夏以来月月盈利,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实现税金890.35万元。

烈日下的公交司机

为体验一下公交司机们在炎炎烈日下工作的辛苦,记者来到公交汽车站,等了不到5分钟,便浑身湿透。上车后看到司机正端着一个硕大的玻璃瓶喝水,一下就饮去了半瓶。将毛巾扯过来,擦了一下满脸汗珠,扔在旁边引擎盖上,竟然“吱吱”地冒着水气。据这位姓严的司机讲:他已开了31年公交车,要数今年天最热,这几天车厢里温度有时高达40多度,每个班要在线路上跑5个多小时,车不能停,人不离车,发动机热得象个烤炉,司机就坐在烤炉边上,座椅上汗流成一滩水,每天上班时,先要准备二条毛巾,三个裤头。这位大哥又说:你们记者同志写我们时形容词不要用“汗流浃背”,用“汗流浃裆”才贴切!乐观的情绪,幽默的语言,引来车内一片笑声,仿佛也凉爽了许多。

把清凉送到职工身旁

承担着繁重军品任务的航天7103厂,入夏以来,为了让职工安全度暑,筹措5.7万元赶制了2600多件凉爽透气的短袖衬衫发给每一个职工。又给每个车间生产点上配备两用饮水机,24小时供应纯净水。对一此高温工作台和特殊设备处,厂里还拨款安装了空调,每日定时将清凉饮料送往一线,把凉爽送到每个职工的身边。

本报记者龙仁生

通讯员孙培泉刘新李小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