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8月16日
社会新闻
02

专利会上商贩忙热销冷买有文章

本报讯 8月10日,记者在西安举办的第九届专利产品博览会上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场面,也感受到了与此次大会不相和谐的音符。

“专”家未到,商贩渔利。大厅内事先设定的展位已明确标注着参展单位的名称。但在有些展位处,不是空荡无人,就是张冠李戴般地更换了“主角”。一处西北大学的摊位上却坐着两名兜售首饰工艺品的女士。从珍珠项链、耳环、手镯到水晶玉器应有尽有。当记者询问这些东西是否都是专利产品时,其中一位女士回答:“都是成本价出售,货真价实,假一罚十”。同样的叫卖随处可见。卖皮带、卖糖果、卖服装等等,似乎这些商品都成了“专利产品”。

几家欢乐几家愁,不同的摊位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热闹与冷清。一家来自“红枣之乡”陕北的“南泥湾”牌红枣汁吸引着人群驻足品饮。据其工作人员讲,该产品属高科技天然饮品,营养丰富,价格适中,响亮的品牌加上他们热情耐心的推荐,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市场感召力。距此不远的一家专利钢笔摊位前却是人群稀疏,偶然有几个人走上前也是看的多问的少。这种钢笔的创新不可谓不新,能穿针,能称重,还可用作饰品,但众多的功能却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作为一种专利产品,自然有其独有的属性,作为商品更应迎合市场的需要,具备更强的市场化特征。而一味的追求独创或新奇,忽视商品最基本的使用价值,市场前景自然不会太好,也难在博览会上被人看好,类似于此的商品在此次大会上占有一定的比例,看来专利走向市场化的道路还有一段距离。 实习记者李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