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8月21日
公众视角
04

台湾的(陕西村)

文/丽红

在台湾省彰化县的秀水乡,有一个约三、四百户人家的村庄,被人们称为“陕西村”。

陕西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655年,郑成功北伐抗清时,清将马信率兵投向郑军,很得郑成功的器重,被封为“建威伯”。几年之后,马信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与荷兰殖民者的战斗中,马信和他的陕西籍部下英勇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台湾收复后,马信及其部下便在彰化县秀水乡安家落户。后来,他不幸阵亡。同胞们便在当地建一祠堂,纪念这位在异乡土地艰难创业的爱国将领。久而久之,祠堂变成了庙宇。由于马信面貌较黑,人称“乌面将军”,所以庙宇也称为乌面将军庙了。庙旁的居民都是陕西籍人,人们为了颂扬马信的爱国精神和寄托对故乡的眷恋,就把此地称为“陕西村”。每年清明节前后,居住在台湾、澎湖一带的陕西籍同胞便纷纷到“陕西村”祭拜“乌面将军”,并以此作为会亲祭祖、思念故土的重要活动。

陕西村的1000多名居民,至今仍保留着以前家庭聚居的形态。其中以林、张、李、吴四姓人士最多。村民们大都务农为主,生活朴素,勤俭笃实,待人豪爽,热情温厚,充分显示出陕西人的特色。村里大部分民宅都是传统中国建筑,马背、燕尾、厢房、花窗,处处可见,显得非常纯朴,说明与中原文化的密切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