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捐助者条件“苛刻”
“爱心工程”进展缓慢
西安市仍有300余名儿童难返课堂
本报讯 为使贫困山区面临失学、辍学儿童能够完成学业,西安市妇联8月18日开始的“爱心捐资助学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捐助咨询电话络绎不断。然而,由于捐助者对受助儿童条件要求几近“苛刻”,使此项工程进展缓慢,至8月27日,市妇联仅收到4笔共1600元捐款。
西安市妇联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全市范围蓝田、周至、户县三地贫困山区共有319名儿童面临失学、辍学,其中绝大多数为女童。针对此种现象,为使这些儿童得到捐助以继续学业,西安市妇联通过一些媒体,陆续公布这些儿童名单及基本情况。连日来,市妇联少儿部号码为7271316的捐助电话铃声不断,包括一些社会团体、单位、个人在内的各界人士纷纷来电咨询捐助情况,初步有捐助意向者有20多人,受助儿童有望达到50名。而截止8月25日,市妇联仅有4笔共计1600元捐款到位,仅可资助4名儿童。
据了解,捐资助学者在来电联系捐助事宜的同时,所要求受助者的条件却几近“苛刻”,如有的捐助者提出,受资助者必须聪明、学习成绩好,受助者必须父母一方有残疾,受助者要与自己小孩是同学,受助者必须是10至12岁的孤儿,必须是某某地方的孩子……这些要求,给市妇联进行此项工作的同志带来一定麻烦,她们在回答捐助者电话咨询和接纳捐款的同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按捐助者的要求寻找合适的儿童。开学在即,319名面临失学、辍学的绝大多数儿童学费仍未落实。善良的捐资者,请你们在热心助学的同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要求,让那些具有相同命运的失学、辍学儿童尽快重返课堂。
本报记者 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