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9月05日
社会新闻
02

精英聚西岳 岩壁舞“芭蕾”

全国攀岩高手“华山论剑”

西岳华山,陡峭奇绝,自秦代即有人攀登览胜探险觅奇。解放战争中,曾留下了人民解放军智取华山的美谈。9月3日,瓢泼大雨中,中国登山协会会同陕西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华阴分公司在华山举办2000年中国人寿保险杯全国攀岩精英赛,来自全国各地11支代表队的43名男女攀岩高手汇集于此,“华山论剑”。

近几年,华山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型赛事,并成为国家唯一的天然攀岩训练基地,引起日本、韩国、法国等攀岩专家的重视。去年,法国登山协会委派三位攀岩专家到华山考察并帮助开辟了七条攀岩线路,法国电视二台随队到华山拍摄专题片,播映后引起了法国攀岩爱好者和公众的极大热情,七条线路亦成为时尚的旅游项目——华山攀岩健身游。此次攀岩线路即是其中一条。记者在现场看到,攀登高度达60米,岩面倾斜度超过80度的线路,岩面光滑,几乎无处可抓,又因降雨,石头打滑,个别选手失手,只好要求重登,因攀登难度较大,男女队分别在一些险要之处加了快挂等辅助工具,教练和领队反复检查了保险绳、头盔等安全设施。一位来自东北的教练告诉笔者,华山险峻,是极好的攀登场所,平时弟子都在室内人工岩面上训练,真正上天然岩面是第一次,这是一场毅力与体能、智力的考验。另一位教练告诉记者,人工岩面不易伤人,抓不稳可降下,自然岩面则不然,稍有技术失误,头部和身体其它部位旋转,方向不易把握,碰撞在岩面上,后果严重,因此,对队员的臂力和判断力要求较高。在现场攀登中,记者发现,预赛中一些成绩较好的队员,决赛中反而速度慢,一招一式显得较为凝重。女队队员,陕西籍的李云侠代表地质大学风雨雪队参赛,双手攀登岩面时过于用力,手都磨烂了,她不无后悔地说,本来可以拿到第三名,因自己技术有些“保守”,耽误了时间,攀登高度仅达第三名水准,另一名选手急于求成,抓松了一块浮石,要求重攀,结果第二次超过了自己,李云侠只能屈就其后。

据一名领队说,我国攀岩活动开展较晚,训练时间短、训练设施少,同时一些队员心理素质较差,再加上天气原因,一些平时训练成绩优秀的选手反而没发挥出水平,他呼吁重视体育健身运动,尽快改变落后状况。

经过2个多小时激烈角逐,中国地质大学的曹荣武、湖南队的刘常忠、首都体院攀岩队的丁祥华、石家庄经院的陈开平分获男队前四名。巾帼不让须眉,中国地质大学一队的黄丽萍、首都体院队的张清、吉林经贸学院的欧希涛、中国地质大学风雨雪队的李云侠分别获前四名。

60米高的崖面,10分钟以内攀完并非易事,攀岩队员正小心翼翼向上爬行。赵阳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