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9月06日
社会新闻
02

都市里特殊的群落

——西安流动务工人员扫描

也不知从何时起,西安街头出现了专事水、电、木、瓦、油漆等服务的外来务工者。一辆破自行车、一块小木牌和一包简单的工具成了他们特有的行头。白天,他们聚集在城门附近或十字街头,忙碌着各自的营生,在为城市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城市人的目光。

小张是这外来务工者中的一员。他今年28岁,透着四川人的精明和干练,来西安做木工已有八、九个年头了,从修理门窗做隔断到吊顶样样拿手。谈起自己的老本行,话也就多了。行内有南北木工之分,南木工注重装修、雕刻等细致活,北方木工则性急,以修理为主图个见钱快。前几年,干这行挣钱,每月收入都在两三千元,现在手稠人多,但每日平均能收入50元左右,比上班强、自由,要是碰上运气好,一天也能挣一二百元。尽管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娃,但小张说他一年很少回家,在外习惯了,呆在家里闷得慌。正说得起劲,一对夫妇找人安装门,大伙一下子都围拢上去争抢活计,小张也不失时机地忙活起来。

没有活的时候,务工者更多的是三五成群或打牌或谝闲传,有的则闭目养神。夹杂在南腔北调外乡人中的陕西乡党如今也不少。一位头发花白的水工师傅讲,自己原是西安某安装公司的水工,六、七年前已退休,闲着没事,出来凭手艺挣一点零花钱,人也畅快,倒也一举两得。谈及市容等职能部门对他们这种市场的整治时,他很生气也显得无奈地说,西门劳务市场由来已久,大家找活都方便,总不能满大街地整天吆喝,不让在这儿接活,哪儿有合适的地方。市容人员一来,大伙就散。反正你走我来,又不干违法的事,只希望生活得更好些。

在嘈杂的人群中,也有几个羞怯的外地女子。一位河南来的女子讲,农村现在活少,忙活一年到头落不了多少钱,出门挣点都比种庄稼强,城里人有些活不愿干,又不想麻烦别人,找她们干家务活既方便也省心,而有的人瞧不起或看不惯她们,甚至胡乱猜疑,她们权当啥也不知道。

这群偏居城市一隅的务工大军,他们在服务城市、建设城市的同时,的确给所在城市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他们同样希望和城里人一样体面地服务他人又有所回报。随着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剩余劳动力必然寻求新的转移和有所作为,这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有关职能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有效地引导管理,改变目前这种无序和盲目的市场化格局,使劳动力流动合理化,劳务市场发展合法化,为劳动者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就业环境,使之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实习记者李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