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人为北京添彩 青海人替西安参赛
我省攀岩现状邻人汗颜
本报讯 9月3日,陕西华山迎来了全国各地攀岩精英,占尽地利人和的陕西人,看到了一个不愿看到的事实:仅有两名队员的西安体院队,原籍青海的杨东进入了决赛,取得了全国第6名。而外省队的选手纷纷过关斩将,一路领先,陕西攀岩水平的落后令秦人汗颜。
攀岩运动最早兴起于国外,近几年国内逐渐升温。在北京、上海、东北等地甚至成为时尚运动项目,中国地质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校都有数支攀岩队,学校都设有室内攀岩俱乐部。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参赛的陕西籍女选手李云侠获得了女队第4名,她告诉记者,地质大学有一套价值160多万元的室内攀岩器材,她就是在那里训练成才的。她不无羡慕地说,天然岩面她从未登过,这次上华山,真正体味到了攀岩的趣味,她不理解,有这么好的天然岩面,陕西的选手竟然也未登过。陕西的选手自有苦衷。西安体院的杨东说,他和许多同学对攀岩情有独钟,可训练场地、器材太少令他们极度失望,学校又不支持,训练只能时断时续。目前,西安的攀岩俱乐部很少,要训练只能去五环体育公司和铁一中,因是自费,每半小时20元的费用令他望而却步,学校一些老师又不理解,他感到压力很大。练了半年多的攀岩,他从未上过天然岩面,去俱乐部,杨东经济上已吃不消了。这次取得了第6名,可他并不高兴。李云侠是陕西韩城人,她并不愿为陕西队效力,她认为,陕西人思想不够开放,陕西又几乎没有训练场地和器材,留在陕西等于慢性断送攀岩前程。
陕西人为北京添彩,青海人替陕西参赛,陕西的体育竞技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有自然岩面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利用,退,放着华山的天然资源,让外国人、外省人展露身手,陕西的攀岩运动该走向何方?
本报记者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