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快产业化 实行一条龙
白水苹果串起县域经济产业链
本报讯 今年以来,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称号的白水县,充分发挥40万亩苹果种植优势,全面加快苹果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经营形式,成功地组建起既能全面辐射城乡,又能调动八方活力的县域经济产业链。
面对果品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白水县从本地资源出发,按照“强基地,攻优质,创名牌,争市场”的工作思路,依靠科技闯市场,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果实套袋、节水灌溉、果园种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全面普及发展绿色无公害生态果园建设,以组建苹果科技承包集团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果农3万多名,使苹果的科技含量由原来的27%提高到现在的55%以上,显著提高了白水苹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将苹果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连接成为一个完整产业系统的过程中,县上设立了集信息、科技、物资、融资、运销和良种繁育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20多家,在县、乡两级设立了苹果服务中心,村、组建立了苹果服务小组,专门指导并服务于苹果生产。在组建了10多个苹果营销集团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西部苹果批发交易城”,开拓了中越、中缅、中俄边贸市场;在广东、江西、南宁、上海、福建等地建立了50多个白水苹果直销窗口,全方位服务于苹果产销的各个环节。目前,全县共有上连市场,下连果农,集贸工农、产供销为一体的贸易联合体300多个。
为了更好地引导果农进入市场,彻底解决“卖果难”问题,县委、县政府扶持发展壮大了一批国有、集体、股份合作制苹果营销企业,与果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带动苹果产业的发展。如今,全县共有各类苹果储藏库4800多座,总储藏能力1.75万吨,包装企业12家,深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果品8000吨。
苹果产业化的全面实施,把全县果农的直接产业利益与市场紧紧连结在一起,促使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好转。
(焦会民杨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