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在富平县齐村乡方井村落成,这对当地的学童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就在新学年开学之日,面对他们的却是被焊死的教室门。被迫在楼廊上上课念书的400多名小学生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我们何时才能进教室
8月30日是富平县齐村乡方井小学开学的日子。400多名师生本应步入崭新明亮的教室安心上课,然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种场景:教学楼各教室门被封死,一楼走道上挤挤挨挨的是吵吵嚷嚷的学生和部分桌椅,老师们将黑板倚在墙外讲课,正常教学秩序很难维持。
为何在新学年伊始,学校放着亮堂堂的教学楼不用而只能露天上课?据记者了解,事情的缘由是这样——
1999年5月28日,方井小学原有校舍因年久失修轰然坍塌,所幸师生均在1小时前安全转移,没有造成伤亡事故。此事让方井村村干部与群众极为震惊,大家痛下决心集资建校,要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经村委会倡议,本村2000余名村民每人出资100元,400余名学生每人另交50元。在各方努力下,县教育局决定拿出10000元,乡政府出资5000元,其余款项村上再另想办法解决。就这样校舍预算投资的267362.50元基本上有了着落。
同年7月份,施工单位负责人高久运与方井村村委会签订承建合同。在教学楼施工过程中,因方井村预付款不足,高久运私人借贷近20万元,筹集工程材料费。然而待一幢建筑面积732.5平方米、工程总造价316102.36元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后,麻烦事接踵而至。由于施工图纸修改改进了部分建筑结构,工程总造价比原预算增加的48739.86元没法解决;县教育局10000元顺利到位而乡政府应付的5000元只给了3000元;在原计划方案进行中,村民们都踊跃集资,但也有极少数村民有意抵制,且人为制造矛盾拒不交纳。种种原因造成工程竣工后资金无法全面落实,高久运被债主逼得无可奈何,甚至连他的住宅也已被债主抵押。
据方井小学校长张培让说,施工单位以村委会不归还工程欠款为由,将新建教学楼所有教室的门用电焊焊死,造成学校无法按正常秩序进行教学,孩子们只能挤在楼道里上课,实在让人心寒。
而高久运却自有一番说辞。他说,今年7月15日乡政府付给他8万元,这样所欠近20万元贷款得以缓解,但余下的十几万元债务仍令他有家难归。9月6日,乡政府与派出所来村上协调却毫无结果。记者问他如何忍心让娃们露天上课、难道就不能通过别的方式解决欠款问题?高久运无奈地说,封门也只是一种手段,只不过想督促各方早日解决问题。他本人也不愿孩子们露天上课,如果村委会给他再解决一些,他就同意把门打开。
村支书张建忠则希望有关方面能促成这件事尽快解决,帮助村上和施工队走出困境、结束纠纷,使400多名师生早日回到教室安心上课。
集资建校,本是件大好事,孰料却惹出了麻烦,出现了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场景。看来,方井村的方方面面都应为这件事付出努力,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好事真正成为好事。要知道再为难也不能让孩子为难,谁又能忍心眼看着400多名孩子顶风冒雨在檐下读书呢?
■本报记者 辛国强
实习记者宋宗合
(新闻线索提供者为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