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广谱”监督 超前渗透
蒲城银纺监事会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警察”
本报讯 (记者 杨令青)蒲城银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依法行使监督权力,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和广大股东的权益,被银河人亲切地誉为公司的“经济警察”。
该公司是在原蒲城纺织厂的基础上于1997年4月分离改制,职工拥有全部股份,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3年来,公司监事会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赋予的职权,积极探寻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触角伸向企业运行过程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制度规范,源头监督,是该公司监事会的显著特点。公司一开始运行,就建立了经理班子定期向监事会报告工作制度、监事会与董事会对话制度、生产经营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监事会专项抽查监督和走访职工群众意见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广谱”的监督机制,使监事会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渗透股东意愿和要求,保证监督权的有效实施。1997年6月,公司运行3个月时,企业亏损,经理班子在向监事会报告工作时提出,董事会想用降低员工工资来弥补亏损。监事会在深入车间进行调研后提出,应从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而不应在本来就不高的员工工资上打主意,以免造成员工队伍不稳。董事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把行政人员缩减20%充实到生产一线,使公司当年8月一举扭亏为盈。公司制运行一年后,企业效益得到提高,董事会考虑到企业形象问题,提出建办公大楼的意向。这一意向,大部分股东持反对态度,认为厂子才开始发展,资金并不宽裕,应首先考虑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监事会将此建议向董事会提出,董事会认为意见非常诚恳正确,至今未建。
企业的物资采购、工资分配等,向来是职工关注和关心的焦点,对此,监事会通过定期参加配件使用分析会及对配件质量、价格进行市场调查,提出“比价采纳、定点厂家采购、合同采购”的建议,被董事会采纳,维护了股东的利益,为企业节约了数十万元资金。为让员工对考核分配心中有数,监事会与工会携手,明确规定,各分厂的员工工作考核、工资分配必须上墙公开,所有的罚款必须上工资表,并在每个月发工资时,到财务室去,询问员工有无不合理或不清楚的扣款。
据统计,3年来,监事会共提建议30多条,90%被董事会采纳,维护了股东权益,促进了企业发展。从而使上下团结,同舟共济,公司运行3年上缴国家税金每年平均增长44.67%;公司的资产总额由改制时的1295.6万元,增加到2540万元,增长96.05%;员工收入稳定增长,投入回报率达12%;企业由过去每年外流二三百人变成如今人人都想往进挤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