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戏称为“担保厂长”的西安市第四制药厂原厂长XXX,多次以工厂名义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致使企业陷入重重债务之中,愤怒的职工再也忍不住了,呼吁有关部门一
查一查这位“担保厂长”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搞好一个企业单靠一个厂长是不够的,搞垮一个企业半个败家子就足够了。这句话,在西安市第四制药厂又得到了印证。
西安市第四制药厂(以下简称四药厂)是一家有4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隶属于西安市化工医药管理局。1993年以前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一直在化工局系统名列前茅。之后,企业效益则大幅度滑坡,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将濒临破产。
四药厂为何陷入这般境地?木少职工气愤地说:“原厂长XXX以四药厂名义光为他人担保贷款,把企业给弄日塌了!”最不能让四药厂职工原谅的是这位原厂长×××为他人担保贷款650万元,使工厂近500名职工背上了永远也还不完的债务,把企业丢到重重困难之中。
去年2月份,这位厂长虽然被上级主管部门免去了职务,但留给企业和职工的是一屁股债务:拖欠职工集资款四五十多万元,职工工资、医疗费近百万,欠缴1995~1998年共四年的养老统筹金,欠银行贷款1400多万……
提起那笔650万元的担保贷款,职工痛恨至极。1995年8月29日,这位厂长擅自以四药厂的名义为某公司贷款650万元提供担保。到期后,在明知某公司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于1996年、1997年又连续担保。银行追贷诉至法院,判决由四药厂承担还贷责任,并于去年6月28日强制执行,冻结了工厂在银行的帐号,划走了30多万元。今年3月法院又将该厂的13.57亩土地查封,工厂的生产经营没法子进行下去。时至今日,这笔贷款连本带息已达800多万元。
四药厂原厂长×××以工厂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贷款,似乎成了“瘾”,一次次地为他人担保贷款,且一次次替他人还债,四药厂职工戏称这位厂长为“担保厂长”。
在1994年,这位厂长以工厂名义为×××担保贷款15万元,到期后×××无力偿还,由四药厂代其还贷息5.8万元;1995年又是这位厂长以工厂名义为某厂贷款60万元提供担保,后来这家厂子破产,他又不积极去办理债权人登记手续,待破产处理完后,放贷银行诉诸法院,裁定由四药厂代还贷本息近100万元,四药厂便背上了这笔不良债务。
原厂长×××在任职期间,为何热衷于为别人贷款提供担保呢?况四药厂的自身经营亦不景气,根本无能力为他人提供担保贷款,这使数百名职工深感大惑不解。
对于这样一个置国家财产和职工利益于不顾的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仅能以免职了之吗?有关部门不追究其相关责任、对几百名职工的呼声能听之任之吗?
■本报记者 王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