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以所有换发展 冒风险壮实力
西安石油化工总厂“无偿划转”实现资产重组
本报讯 西安石油化工总厂“以所有换发展”实现资产重组,使企业焕发生机,新建的沥青装置第一个试产月就完成加工沥青原油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13万元,并产生净利323万元。这一技改项目不仅使该厂综合原油加工能力从50万吨/年扩大到150万吨/年,并使其将成为年销售收入12—15亿元规模的企业。
1998年以前,这家原西安市属企业的年原油加工能力仅为50万吨,在石油加工行业只能算是“小炼油”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象这样的“小炼油”厂将面临着被关闭的命运。大石油石化集团重组给了该厂一个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新组建的新星石油公司,是由原地矿部的部分单位组建的,其特点是作为石油勘探的“上游”企业能力强,而几乎没有作为“上游”的石油加工企业。该公司在新疆塔河地区找到了亿吨级重质原油,但国内炼油厂大部分没有能力进行加工。西安石油化工总厂的领导班子意识到,如果能争取并入新星石油公司,就可能实现优势互补的“双赢”。经接触双方一拍即合。因为新星公司也认准了与西石化合作的优势:一是西安的地理位置是新疆原油加工向西南及陕西周边省份开拓市场的较佳位置,二是新疆塔河原油是制作高等级道路沥青的最佳原料,而西石化厂只要新建沥青装制就可加工。经1998年双方操作,经过半年时间就实现了西安石化总厂以资产重组方式并入新星石油公司的协议,而且在签约的当天,就敲定由新星公司支持投资1.1亿元的年产35万吨沥青加工装置的项目。今年6月26日,这一技改项目胜利竣工。现在西安石化总厂已由“小炼油”变成全国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之一,初步完成了调整产品结构的任务。
对于当时在西安市尚属优良资产的企业,且有2亿多国有资产的西石化厂,采用“无偿划转”是有一定风险的。但西安市政府没有在对地方的补偿上多考虑,而是以西石化的生存出路及前景出发,以快捷反应和改革大手笔批准了这一资产重组方案,并为新项目上马一路绿灯。正确的决策必然会得到及时回报,西安石油化工总厂现在已成倍地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今年利税将达到6000万元,到2001年将达到1亿元。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