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愚昧与文明的撞击
——也说“凤翔改改”现象
凤翔县个体户樊改改向凤翔县工商管理局申请开办“凤翔县风翔改改绿色农林产品开发基地”,遭遇阻拦,未予登记。公说公的理由,婆摆婆的规程,致议论四起。
“改改”是凤翔县一名妇女的名字。据说“凤翔改改”是一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弱智农村妇女,其在路边卖水,每杯水只收二分钱,也只认二分钱硬币,拿两个一分钱或一个伍分钱去买水不给卖,成为笑柄,成为一种愚昧无知落后的象征,亦成了嘲笑、控苦、侮辱他人的代名词。
今天,凤翔改改已人去迹灭,但“凤翔改改”的大名还时不时挂在陕西人的嘴上,由“凤翔改改”注册受阻引发的争论,使人们对“凤翔改改”现象不得不重新认识,进行沉重的思考。凭心而论,“凤翔改改”是很愚蠢的,亦是很可悲的,这种愚蠢可悲的枝藤上结出的这份名分,如果说有污浊,有贬损,不应算在凤翔人头上,而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诅咒。如果要讲,这只是在特定年代、特定环境下一种个人行为,其代表只能代表自己。若要深究,这只能是落后时期、落后地域生长出的一种落后观念,嘲笑“凤翔改改”的实质是嘲笑一种“落后、保守、愚昧”的观念和行为。
笔者以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在摒弃“改改”式的旧观念、旧思想时,丢掉一切不合实际的想法看法和担心,以发展的眼光待之,不要斤斤计较一得一失,不论干什么都不妨试试,不要只争论,而要多实践,对“风翔改改”一语不要像揭“丑疤痕”似的捂住,恐而惧之,打不打“凤翔改改”的牌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展经济,用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标准去衡量,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都可以放手去搞。有道是:“吃狗肉是为了长人肉”,化腐朽也可以为神奇。当年“傻子瓜籽”也没有出现什么负面效应,更没有损掉安徽什么。一切顺其自然,陕西人应清醒这点。 (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