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奥运之窗
瑞典报纸盛赞中国选手
瑞典最大的晨报《每日新闻》29日发表其专栏评论文章,称赞中国成为这次悉尼奥运会的“赢家”。
这篇题为《中国和美国转化角色》的文章说,悉尼奥运会刚开始时,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奥运会选手将只能坐在角落里和从角落里向观众鞠躬敬礼,而夺得奖牌的美国选手则将表现出民族主义的狂热。现在在奥运会临近结束之际,人们再也不能无视新的世界秩序。这是始料不及的。
文章说,中国已开始展开强劲的魅力攻势,这事实上是悉尼奥运会所爆出的最大冷门之一。几乎所到之处都能见到获胜的中国人在开怀大笑。他们在没有事先准备的脚本情况下发表讲话,把乒乓球抛向观众席,在跳水赛场披上了中国国旗,中国的记者被换成了年轻人,整天忙碌于报道中国源源不断获胜的消息。文章说,目前中国摘取的奖牌数量仅次于美国而高居第二位。中国选手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实在出乎人们的预料。特别是在奥运会前夕,中国宣布不让27名被怀疑服用了兴奋剂的选手参加奥运会的行动,也改善了中国的形象。而美国对运动员的纵容和不愿意透露实情的行为则越来越受到了指责。
文章说,毋庸置疑,悉尼和澳大利亚是审办第二十七届夏季奥运会的大赢家。但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7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同样大的赢家。它奖牌丰收,已创历史记录。
文章还说,许多迹象都在表明,一旦北京获得2008奥运会的主办资格,届时最大的可能性将是,中国赢得奖牌要超过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所有国家。
中国力争奥运金榜第二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30日凌晨召开会议,要求在剩下的比赛中乘胜追击,力争取得好成绩。
代表团团长袁伟民说,奥运会已进入尾声,我们仍然处于金牌榜第二。这是因为,我们的优势项目都发挥得比较好,抓住了机遇,是机遇让我们占到了第二的位置,当然机遇也是我们打出来的。他强调,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还不是世界第二。
他指出,江泽民主席给我们发来贺电,我们要认真学习,以此为动力,戒骄戒躁,善始善终。现在比赛还未结束,我们最终能不能成为第二还不一定,我们要抓住机会在最后阶段跟俄罗斯争一争。
袁伟民要求跳水队一定要好好比,要把萨乌丁比下去,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荣誉而战。他说,跳水队这块金牌对中、俄两个代表团都相当重要,如果双方的金牌数同为26块,我们的奖牌数少,最后的排名还是要输给他们。
袁伟民最后说,我相信跳水队不仅有实力,更有勇气,我们的队员有能力拿到这块金牌。除了跳水队,仍有比赛的田径和跆拳道队,同样要尽全力去拚,拿不到金牌争银牌,拿不到奖牌争取成绩有所突破,总之一句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努力争取。
中国跳水队的主要威胁——萨乌丁
俄罗斯跳水名将萨乌丁在本届奥运会男子单人和双入跳水三项比赛中,萨乌丁已获得一金一银一铜。他风趣地说,他开始收集不同“面值”和不同颜色的奖牌。但他作为中国男子跳水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地位都不会改变。
26岁的萨乌丁不仅跳水技术精湛,而且有着强健的体魄。凭借这些资本,他报名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男子全部4项比赛,其中包括两个需要磨合和协调的双人项目。不久前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锦标赛上,他专门做过尝试,结果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因此,他认定“同时赢得4项比赛是可能的”。
萨乌丁是中国跳水队的主要威胁,但又对中国运动员十分钦佩。他说,中国每个运动员都能掌握一套同样的跳水动作,动作难度高,两个人的动作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他认为,同中国人较量相当吃力,突破“中国墙”更加困难。
现年26岁的萨乌丁出生于俄罗斯西南部的沃罗涅日,自小师从斯塔罗杜布采娃,练习跳台跳水,显示出过人的跳水天赋,16岁进入苏联国家队。1994年,他首次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10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至今已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欧洲锦标赛上获得21枚金牌。
萨乌丁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但回答问题简单明了。他的教练称赞他意志坚强,有惊人的自制力。近年来,他在伤痛的折磨中进行训练和参加一个个比赛。
悉尼奥运会还未结束,萨乌丁已瞄准2004年雅典奥运会。
佩德罗索终圆奥运金牌梦
在28日举行的悉尼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古巴名将佩德罗索最后一跳定乾坤,终于圆了八年之久的奥运金牌梦。佩德罗索身高只有1米72,体重66公斤,身材条件似乎不适合搞跳远。但就是他,这些年一直是世界男子跳远顶尖人物。翻开最近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表,佩德罗索什么大赛的金牌都不缺,惟独缺一块奥运金牌。
但是,佩德罗索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却并不顺当。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不到20岁的佩德罗索崭露头角,仅获得第四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满怀信心的佩德罗索准备大展鸿图,不料意外受伤击碎了他的美梦,最后名列第十二——决赛倒数第一。
经过八年的奋斗,28岁的佩德罗索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他母亲的宿愿。今天儿子的梦想实现了,但母亲却永远也看不到了。佩德罗索的母亲特蕾萨不久前病逝,未能亲手抚摸一下儿子夺得的金灿灿的奥运奖牌。
佩德罗索获得金牌后非常激动,不禁掩面失声痛哭。佩德罗索流泪不是因为这块奥运金牌来之不易,是为母亲不能分享这份喜悦而感到非常痛楚和遗憾。他赛后说,母亲一直是他前进的动力,这块金牌是特别献给他母亲的。
已实现“大满贯”的佩德罗索下一个目标就是打破由美国名将鲍威尔保持的8米95的世界纪录。在1995年7月举行的一次比赛中,佩德罗索曾跳出8米96的惊人好成绩,可惜是在超风速情况下创造的,未被国际田联承认。
世纪之战
悉尼奥运会男子1500米决赛。这是金牌之争,也是世纪之战。摩洛哥的格鲁伊、肯尼亚的恩格内,两位同样拥有世界纪录的当代中跑巨星,狭路相逢,最后20多米方见分晓。22岁新秀恩格内以打败老将格鲁伊而告终。
恩格内是1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3年前,他19岁时创下3分32秒91的青年世界纪录。他被捧为国宝,今年曾4次跑出1500米世界最好成绩,其中包括3分28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
格鲁伊是第二次参加奥运会。4年前在亚特兰大,他本来希望颇高,不幸最后一圈未及冲刺,便一下摔倒在地,而痛失机会。此后3年来,他连创1500米、1英里、2000米三项世界纪录,今年8月还跑3分27秒21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两人都是本届奥运小组赛和半决赛的第一名,但格鲁伊成绩更好,3分37秒60,而恩格内是3分38秒03。
为挫败对手,两人用计、用力,力求滴水不漏。前1200米,两人都在“跟跑”,不前不后,一步不拉。最后300米,格鲁伊率先冲刺,领跑的队友赶紧让路,于是“飕、飕、飕”,“两对头”一前一后,紧紧相票,形成最后火并前的短暂相持。
上了最后的直道,两人明显加快频率。50米、40米、30米……格鲁伊好像底气不足,优势退化;而恩格内如脱缰之马,凶猛异常,眨眼间超越对手,冲过终点。
22岁的肯尼亚新秀终于赢了头号巨星。
“我的女儿了不起”
李仙熙29日获得跆拳道67公斤级的奥运金牌时,她的父母正在韩国京畿道高阳市的一座寺庙里上香拜狒,祈祷菩萨保佑自己的女儿能获得好成绩。
李仙熙的父母并不是不想守在电视机前看女儿在悉尼比赛的直播,但是他们不敢看,怕受不了那种紧张和刺激。正当他们在专心致志地拜佛时,有人将女儿夺冠的消息告诉了他们,顿时老俩口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李仙熙在家中最小,上面有4个哥哥。她的母亲说,“我的女儿了不起”。她说,“这个家中唯一的女儿从小就力大,和哥哥打架从来不吃亏。”
在今年韩国悉尼奥运会选拔赛中,22岁的李仙熙战胜了这个级别的明星选手赵香美,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但是,韩国不少人认为她缺乏国际比赛的经验。对此,倔强的李仙熙说,“强者并不是总是赢的人,而是为了扛败比自己强而发奋努力的人”。
当记者问她获得金牌后最想干什么时,她说“只想玩”,仍然给人一种稚气未脱的感觉。
奥运村内去意匆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奥运会进入尾声阶段时,一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精英也开始纷纷撤离悉尼,给诺大的奥运村留下一片凄凉和冷清。
29日奥运村住宿区内往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气氛已经消失,街道上冷冷清清的看不见人,偶尔能碰见两个,也都是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显然是刚刚购物归来。村内的交通班车上多数也都没有乘客,一辆辆的绕着村内的街道空转。游戏厅内不再是人山人海,很多机器前面都有空位。免费上网的电脑前面也不再有“长龙”了。
很多房子已是关门落锁、人去楼空。中国运动员现在已有将近一半回国。
奥运村内最热闹的是国际区。运动员、官员到国际区的商店排队购物,他们和其他那些排队的人一样,在回国前抓紧到商店里买点与悉尼奥运会有关的小纪念品,带回国内送给亲朋好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物品每天都要被抢购一空,运动员的购买力真是惊人。
(本栏目为新华社电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