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让污秽损美景
编辑同志: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之余及节假日,出外旅游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旅游过程中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就拿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来说,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都存在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随意丢弃空酒瓶、饮料筒、包装袋等旅游垃圾,个别人甚至随地大小便;二是在旅游景点乱写乱画,乱涂乱刻;三是肆意毁坏旅游区的树木、花草及公共设施。另外进入旅游景点的小商小贩、小摊点,缺乏管理和约束,也给风景区带来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有大漠明珠美称的红碱淖(陕西省最大的淡水湖),湖边漂浮着的旅游垃圾,跟远处粼粼波光形成强烈反差。红石峡、龙家峁水库等地的垃圾问题也比较突出。凌霄塔四周和塔内到处是大小便,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牌上写满脏话,让人面对这座饱经沧桑的百年古塔,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红石峡的壁画题刻在逐渐减少,而现代小青年“到此一游”的涂鸦却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镇北台(长城上最大的烽火台)顶层,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刻字的砖了。前不久,笔者去榆林城西5公里处的尤家峁水库郊游,发现水边竟漂浮着数十只死猪、死狗、死鸡和数不清的包装袋、空瓶子、饮料筒,触目惊心,令人游兴顿无。更叫人气愤的是,今年新栽的已经成活的小杨树,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横七竖八地撂在地上和水边。凡此种种,说明旅游中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已相当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旅游过程中若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不仅直接影响名胜古迹的风貌,影响人们的心境,也给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对旅游业本身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和约束游客行为。同时加大宣传,普遍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大家在旅游中时刻绷紧“环保”这根弦。除了不人为破坏旅游设施和资源,还要积极倡导“绿色旅游”,把垃圾带下山,把美景留给世人。 榆林市读者 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