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求新 服务是心
——省级“重守”先进企业、眉县建筑工程公司巡礼
文/成培德 潜小莉 刘晓波
金秋时节,八百里秦川到处果实累累,一派丰收的景象。迎着这醉人的喜悦,我们驱车西行,来到了位于太白山脚下的眉县,走访了眉县建筑工程公司。所见所闻,让人感叹不已,一个小小的县建筑企业,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的确使人刮目相看。
首先让我们领略一下这个公司近年来所获得的一些荣誉吧!
1990年至今,连续10年获得县政府“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1996年被宝鸡市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1998年又被授予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此外,诸如“先进党支部”、“好班子”、“先进职工之家”、“纳税模范户”、“为职工说话办事先进单位”、建行信用“A”级单位、“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等一系列桂冠,这些荣誉倾注了眉建人的心血和汗水。
伴着荣誉的鲜花和叫好的掌声,眉县建筑工程公司终于在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创业之路后,攀上了事业辉煌的巅峰,成为了逐鹿三秦大地上的一支建筑奇兵。
他们究竟是如何创下这些佳绩的呢?带着一份敬慕和猜测,我们走近了眉县建筑工程公司……
改制走出新天地
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哲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我们:“做为建筑企业,向社会交出优质精品工程,向社会提供良好周全的服务是我们最大的追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增强生存应变能力,就需要企业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职工队伍,就需要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战斗堡垒和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
回顾这些年眉县建筑工程公司所走过的道路,这里的干部职工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说:“企业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一是我们企业有一个好带头人和好班子,二是我们有一个好的机制。”
这“好的机制”就是指“股份合作制”。
眉县建筑工程公司的股份合作制开始酝酿于1997年初。当时企业面对建筑市场“僧多粥少、活路不足”和自身冗员沉重,运转不灵的矛盾,为了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企业自身的战斗力凝聚力,公司领导一班人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的指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果断地决策,在公司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改造。
从1998年初,公司经过资产评估、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等基础性工作和关键问题的一一排解,通过严格细致地工作,使公司的改制顺利完成。公司改制后,经营机制得到了转换,企业焕发了生机,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是不是“一股就灵”呢?一个好的机制还需要有一个好的管理,而一个好的管理还有赖于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班子建设见成效
眉县建筑工程公司1998年4月改成股份制后,有参股股东100人,长期固定员工500多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工程技术人员21名,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0多名。公司拥有总资产500余万元,各类工程机械设备97台件,年总产值达800余万元。
从1995年至今,他们交验的工程无重大问题,无用户质量投诉。加上本文开篇中提到的一系列荣誉,眉县建筑工程公司可谓是一支响当当、硬梆梆的建筑铁军。
而统领这一铁军队伍的就是这样一个作风过硬、素质顽强的好班子。
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哲1965年就进入公司,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由工人、班长、分队长、生产科长、副经理到经理,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今天的领导岗位。他既是抓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又是搞思想工作的多面手。支委班子中,副书记陈凯兼任副总经理,薛喜军任公司总经理,李志平任监事会召集人,王景章任设备租赁站站长,这些同志都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在职工民主评议中满意率较高。
多年来,这个班子围绕经济建设工作这个中心,在抓企业经营、抓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成效。他们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点多、线长、面广、人员流动分散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创建活动,由支部牵头,工会、政工部门深入各施工现场巡回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一个好班子,建设一支好队伍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细致周密的工作。
公司领导班子在长期的合作共事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这就是:企业要振兴,出路在改革,关键在班子,龙头在班长。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团结协作,班子成员之间相处的轻松和谐,相互间不猜疑、不扯皮、不推诿、不拆台、不内耗,大家一个心思干工作。对此,上级党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好班子,才保证了眉县建筑工程公
司走上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文明工地开新花
“创文明工地,塑精品工程”,是眉县建筑工程公司多年来的一贯追求。
由第一项目部承建的眉县经济适用住房开发部4#楼住宅工程获得了省级“文明工地”的荣誉,这里凝聚了领头人王哲的心血,凝聚了公司领导一班人的精力,同时也凝聚了眉建人的许多汗水。
在创建“文明工地”的过程中,眉建人毫不含糊。他们从工程开工伊始,就制定“创建”计划,狠抓“创建”的责任落实。不断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深刻领会创建“文明工地”是落实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筑领域的最佳结合点,是企业把管理重心推向施工现场,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窗口”,又是企业“以现场求市场,以市场求发展”工作的落脚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坚持硬件布设上高起点、高标准、安全生产设防上严把关,紧防守的办法,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他们还通过建立项目部、班组二级质保体系,推行质量“三全”管理体制;强化工地质量检测工作,班组实行了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并和监理单位密切配合,严格按施工规定程序办事;加强工地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创建工作的基础扎实和有效。
“硬件”过硬,“软件”也毫不含糊,在施工中,眉建人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文明环境氛围,在工地上,标志、标识、警示语整齐张挂,办公室整洁卫生,宿舍设施统一齐全,甚至厨房、厕所、娱乐室也都干净整洁,工人着装统一,举止文明、纪律严明。周围人一致称赞:“眉建人管得严,施工不扰民,工地文明施工气氛浓厚。”
由此,董事长王哲总结出: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是搞好“创建”的关键;严格管理全力投入是搞好“创建”的保证;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是搞好“创建”的基础;安全达标质量创优是搞好“创建”的目的。
眉建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仅今年,他们就创建了“眉县经济适用房4#楼”、“眉县电力局2#住宅楼”、“眉县饮食服务公司住宅楼”等省、市、县级“文明工地”。其中“眉县经济适用房4#楼”更是他们的得意之作,被业内人士看做是县级建筑公司创优达标的经典之作。王哲做为统领这支队伍的“舵手”也实现了他多年追求的梦想,这就是“优质创新,服务是心”。
把优质精品奉献给社会;
把服务是心展现给世人。
眉县建筑工程公司正是以一栋栋靓丽的大厦,一座座骄人的丰碑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新世纪的钟声,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正在召唤和激励着眉建人,辉煌已成为过去,在今后的道路上,前进,勇往直前!又成为了眉县建筑工程公司的新的追求。
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