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秘密自己知道”。给财产寻求一个安全岛,已成为许多市民的首选。
西安:银行保管箱走俏
到银行去租个保管箱,将重要凭证拿去保管,早已被西安市民所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不但要存放存单、金银首饰等“小件头”,而且还要有放房产证、合同书、字画、古玩、工艺品等“大件头”,甚至还出现了保管箱容纳不下保管物的现象。
西安银行保管箱出现于八十年代末。当时为满足对富裕的市民保管手头存款和金银首饰的需要,工商银行首先开办了保管箱业务。此后,随着普通市民家财渐多,建行、交行、招行也看好保管箱势头,先后在城区、城外开办这一业务。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西安市现在保管箱7万余个,约有八成已被市民租用。
那么,银行保管箱出租呈何态势,消费者选择时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对此笔者于近日走访了几家商业银行。
在南大街的工行省分行营业部直属支行保管箱业务处,主管刘凡先生告诉笔者,这里在解放前的钱庄时就开始为客户办理封袋装代保管业务,到如今的保管箱出租,在古城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些名人、外地驻陕人员经常光顾,普通百姓也纷至沓来,保管箱出租率年年递增,目前出租率已达90%。他指着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库房介绍说,这里的大箱、次大箱异常火爆,尽管已经租空,问津者仍然不少,而小箱出租需提前预约,等待空箱腾出。
在案板街的交通银行保管箱业务部,共有五个档次(不同体积)的保管箱供客户选租。笔者到场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有两位消费者前来咨询,眼光都投向ED级(大箱、次大箱)。出于传统的“不露富”观念,一位女客户不言明寄放什么物品,要了一本全国通用电话簿,反复丈量大箱的空间。这里两位女业务员介绍,大箱出租很好,小箱略有空余。下电梯时,笔者询问一位女顾客为何选择这里?回答是:“逛逛街,然后再来到这里,挺方便的”。
“我们的保管箱是经国际防盗机构测试合格的,这里的出租是两头火爆,中间平淡”。建行省分行营业部保管箱租赁业务柜台一位姓谢的员工说。
采访结果显示,现阶段老百姓租赁保管箱,首先要求出租者有较高的信誉度,位于市区中心,且交通便利,其次是规格大小齐全。租用的情况是,大箱、次大箱的租赁者主要是有一定固定收入、高薪者、个体经营户以及一些企业。而小箱主要是因其价格便宜(年租金80元到180元不等),特别受到一些老户即广大工薪阶层的青睐。至于中箱,也并非租不出去。实际上,无论那家银行的保管箱,尽管规格不同,其深度(也就是长度)都是一致的,显得狭长(像办公桌抽屉即可分割2—3个中箱),这样的体积,一是放不下多少东西的;二是不太实惠。
总的来说,老百姓已经逐渐裕富,且理财、管物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除重要凭证和做为投资的古玩、字画、工艺品等外,日记、私人信件、毕业纪念册等一些纯属“精神财富”的纪念品也悄然走进了保管箱。因此保管箱需求日渐增大。而银行现有的保管箱,尽管各自拥有几个档次,但选择的余地并不大。据了解,当时设计的只够容纳存单和少量首饰的小箱是保管箱的主体,约占总箱的一半,大箱数量占总数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显然数量相对较少。而中间空间的保管箱设计又不尽合理,自然难以满足家财日渐增多的消费者需求。还有,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也知道了“货比三家”。前两年,多家银行新开设的保管箱出租中心大都集中在城外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南郊一带。这与市民选择金融机构要求“规模较大、市区中心、方便安全”的消费观念倘有偏差。
可喜的是,多家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已充分认识到以上问题,一是在设备更新、出租中心设置方面加以改进,不放弃任何潜在的客户。二是杀个“回马枪”,再次抢占市区市场。中行拟在北大街建立一个出租中心,而工行也将在西华门的凯爱大厦内筹建西安地区规模最大、品质一流、不同规格、总数在20000只以上的保管箱业务出租中心。届时,将满足西安各界日益增长的对银行保管箱的需求。
(张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