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秀美山川呼唤替代能源
——关于陕南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是重点。而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陕南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林业植被较好,但由于林木长期过度采伐,陡坡耕地多,水土流失有加剧之势,一旦遭灾,极难恢复,主攻方向应是实现封山育林。为了增加有效森林覆盖面积,森工企业停止砍伐,林工转向营护;城镇楼房建筑,现都是砖混结构,铝合金门窗,就是乡村用木材量也很小;椴木栽培的食用菌、天麻、木耳生产实行袋料栽培,不再消费木材;但是农村农民的生活用能和生产用能这一大块,涉及面大。若不解决新的替代能源,只有依然在山上采樵伐薪。以亩蓄积量为4立方米的薪炭林为例,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生长,但要砍烧起来,几天便可荡然无存,继之化为灰烬。如果不研究解决开发和发展农村环保能源建设问题,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将会继续加剧和恶化,封山育林,增加有效植被将会大打折扣,加大山坡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量,阻减水土流失,提高大地蓄水保墒能力,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是一种计划而已。
人口、资源、环境、能源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共同关心的四大课题,这不仅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区位经济发展速度的先决因素。目前,解决陕南农村能源建设的主要办法有:
1、继续大力推广省柴节煤灶。在高寒山区和林区,一户3—5口人的农民家庭饮炊和养猪煮食等用能,“老虎灶”每年要烧掉5000公斤以上薪柴,抽风灶年烧薪柴也在3650公斤,而省柴灶年烧薪柴仅1800公斤,改后的省柴灶较“老虎灶”年节约薪柴3000公斤以上,可减少采伐薪炭林面积0.75亩,较抽风灶年节约薪柴1850公斤,减少采伐幼林面积0.4亩。
2、加快开发太阳能利用。半山以上地区的一户农家,年烧热水、开水、做饭需薪柴1800公斤,家有一台太阳灶,或太阳能开水器、热水器,在晴天,就可解决烧水和烙馍、烧稀饭的问题。一户若一年利用200天左右,可节约薪柴1000公斤以上。
3、加强开发沼气能源建设。在山区,一个农户建一口沼气池,全年除最多两次进料出渣停气外,其余355天均可烧沼气,年减少伐薪面积0.9亩,免烧薪柴3550公斤,约为3.6立方米。沼气可做饭烧菜,点沼灯,沼液促进养猪、养鱼,沼渣可搞食用菌。沼肥优于农家肥效一倍以上,浸种、浸秧亩增产15%以上。
发展沼气是发展经济,造福百姓保护环境的德政工程和多效工程。
4、引进高新科技,推广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技术,如生物质气化和成型技术,实行国家扶持、地方配套、农户投入,以农户密集的自然村和集镇为中心,定点安装气化设备,统一供气,统一管理。用到桔杆气化气的农户,就可以不烧柴了。
5、发展高品位能源,不断向有条件的集镇普及扩大使用石油液化气的用户,逐步减少樵采薪伐的农户数,缩小砍伐森林,努力扩大恢复森林植被面积。
农村应用上这些新能源,山区广大农民就可做到少烧薪柴或根本就不砍柴,封山育林才能落到实处。只有启动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当好先行,山川秀美的“天保工程”内容才能得到充实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马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