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调动、调动,两头落空。老劳模南中山悲痛地说——
我咋成了“口袋干部”?
本报讯 有40多年工龄,曾为咸阳市城建和公益事业做出杰出贡献,荣获全国军转先进个人、陕西省劳模的南中山,几年前阴差阳错,竟和组织“失掉联系”。患病4年出院后,他如今成了一名工资无处发、党费无处缴的“口袋干部”。
南中山原是咸阳市建筑总公司干部,1993年3月被咸阳市委组织部任命为隶属市建委新组建的咸阳市城建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行政级别为正县级,单位性质为全民。据南本人讲,当时该公司刚筹建,没有编制,没有工作人员,没有资金,连办公地方也没有,只任命了一个光杆总经理。他本人的行政和组织关系也随这一调令转入了这家空头公司。由于组建该公司纯属当时咸阳市的一种行政行为,与后来国家有关组建集团公司的方法和原则相悖,故此,也就没有开展过工作便夭折了。他的行政和组织关系也就落不下,转不回,挂在了空中。无奈之际,南中山在社会筹措到部分资金,加上职工入股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咸阳市大地城建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对咸阳珠泉新村开发。1995年10月,咸阳市决定对该市毛条路进行开发,便由市建委找南谈话,发文任命南中山为毛条小区副总指挥兼协调办主任。工资由建委发。1996年5月,南患病住院,市建委也停发了工资,同时他便和组织断了联系。
目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中山悲痛地说:“我一直为党工作了几十年,是市劳模,省劳模,全国军转先进个人,今年已经60岁了,该退休了,但是手续谁给办?日后‘见马克思’时,悼词谁给写?我现在一不要补工资,二不要待遇,唯一的要求是接上组织关系,明个身份,给个归宿就行了。”
为此事,记者来到咸阳市建委,一位姓丁的负责人对记者讲,南中山的问题,他们已经知道了,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工作变动时,办理手续不规范,有疏漏所致。领导班子的人不齐,等人齐后要开会专题研究解决。令记者欣慰的是,这位负责人最后说:“我们一定要给这位老劳模一个满意的答复”。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