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一次失窃一次虚惊

小寨成了“三只手”盘桓地

据老人们说,几十年前的西安市小寨,是一个人烟稀少恶狼出没的荒凉地。如今的小寨,已发展成一个繁华的都市商业区,可人们路过此地时依然是心跳加速,心惊胆战。因为“三只手”已将此作为他们的根据地了。

11月16日下午,记者的一位朋友刘女士正在小寨十字行走,忽然一个人上前对她说:“姑娘,你的钱包让那两个娃偷走了。”刘低头一看,见包已被彻底拉开,钱包早已不翼而飞。她回头一看,两个十来岁的男孩跑过马路正欲上车,待她跑去追赶时,车已开走了。

事后,刘女士对记者说,“早听说小寨小偷多,没想到‘技术’这么高,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些小偷太可恶了。”没想到,事隔不到3天,“冤家”再次碰面。

11月19日下午四点,记者和刘女士一道从小寨建行取完钱出来,刘说,“咱们有可能已经被小偷盯住了”。两人心里虽想不可能这么邪乎,但还是不自觉地将包朝前拉了拉。

刚走过马路不到50米,记者突然感觉不对劲,好象有人在身后。一回头发现一个十六七岁的男青年已紧贴刘身后,正准备行窃。这一回头让男青年冷不防打了个趔趄,仓皇而逃。他和另两个十来岁穿着破烂的男孩会合后,三人又开始在人群中寻找新的“目标”。刘当即认出前天偷她钱的就是他们其中的二个人。

记者决定报警,10分钟后,小寨派出所民警方院平来到现场。小偷此时仍在长安大学(原建筑工程学院)和小寨十字徘徊。

遗憾的是,正在民警等待时机“擒拿”小偷“现形”的时候,一辆鸣着警笛的警车路过此地,三个小偷做贼心虚,趁着人多闻风而逃。

民警方院平认为,从那三个小偷的相貌特征来看,确定是来自新疆的维族少年。他说,小寨这一片的未成年人犯罪率相当高,其中维族人最多,由于这些人还未成年,抓到后送到派出所不好处理,而且语言不通什么也问不出来,只能转交收容所,最后放出来又继续行窃。又因为这些小偷们都有幕后人指使,“集体”意识非常强,民警的工作难以展开。

本报记者景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