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方知医难求
文/张新兴
和大多数善良的人一样,我天真地以为:医生的职业是高尚的,是不容亵渎的。可是随着去年我的一次求医经历,白衣天使顶上神圣的光环在我的心目中逐渐褪却淡化了。
去年的秋天,不知为什么,我的腰部奇痒无比,还出现了一些小疙瘩。上班时,让我尴尬不已,无奈之下,去看医生。
先去本单位职工医院,大夫没有问我哪不舒服,而是问我要什么药。我说身上痒,他连看也不看,随身开了些扑尔敏,说是湿疹,吃些药就好了。我一听便放心了。药吃了几天,丝毫没管用,而且越来越厉害,没办法去大医院吧!
妇幼保健院。大夫说,你最近是不是吃什么海鲜了?我说,没有啊!噢,对了,几天前吃了一点鱿鱼汤。她又说,吃海鲜容易过敏,不过不要紧,静脉注射三天葡萄糖就好了。依言而行,没顶用,疙瘩已随痒痛蔓延到了后背,腋窝、裆部。我慌了,赶快跑到一家卫校的附属医院。这家医院常在电视上做广告,治疗皮肤性病如何如何神奇。我抱着试一下的态度走了一遭。
大夫大概看了看,便确诊:带状疱疹!须尽快化疗。不等他把处方开完,我便灰溜溜地走了。
此时疙瘩已延伸到了胳膊腿上、手指上。楼下的老人看我坐卧不宁、浑身不自在,问我,我吞吞吐吐说明,他看了看我的手指,推断可能是疥疮。这时周围的人向我推荐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专家门诊的某某大夫,此人医术高越,就是收费贵了些。
慕名前往。专家坐在椅子上,扭动着他那高大而又臃肿的身体,仔细看了半晌,没吭声,娴熟地开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药方说,把药抓上来给你说用法。一划价,天哪!一百三十八,我一个月才挣一百八。犹豫再三,忍不住痒痛,抓药上楼。专家旁边的见习生告诉我如何吃呀抹呀,(还不就是药品上的说明吗?)去吧!一个星期便好。我提着药,心理想:专家可不是一般的庸医,肯定会药到病除的!我的希望多么美好啊!可是不到四天我便去了。因为用药未见好转,而皮肤有些地方开始溃烂。专家又仔细端详着,我小心翼翼地试问,是不是疥疮,噢,对!是疥疮,他如梦方醒,又龙飞凤舞地开了张药方。划价抓药,我又小心翼翼地问,上次抓的药还用不?不用了。他轻描淡写的一句,就把我的一百三十八元钱打水漂了。我不禁对这次九十元的药产生了怀疑。事实证明,我的疑惑并非胡乱猜测,用药丝毫没有效果,溃烂处也开始化脓了,痒痛折磨得我快发疯了,我彻底感到失望无助了。
强忍着痒痛,我自己翻阅医学书籍,按照一本中医中药书上治疗疥疮的处方,十八元钱抓了三付中药,煎熬后擦洗患处。嗯,神了,一副见效,不痒不痛了,两付后,溃烂处便结痂剥落,三付便痊愈了。
精疲力尽的我回头看了看满街开的医院门诊,想了想自己的求医经历,心中别是一番滋味:这个自称扁鹊的重生,那个自称华佗转世,主治这个,专攻那个,妙手回春,还不是如同街道上散发的、家门上别的治疗性病的传单一样?
我多么希望天下病人不再受庸医之苦,多么希望庸医只是滥竽充数的极少数人,多么希望我们的医生能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使自己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