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21日
综合新闻
02

米店探秘——九招骗人伎俩

受利益驱动,米店经营者无时不挖空心思坑蒙消费者,手段虽千变万化,可策略还是老一套,不是“以次充好”,就是“短斤少两”。

“以次充好”归结起来大致有搀油、苫面、糅和、改头换面、掺沙等。搀油,即给成色不好的大米里搀进菜油、色拉油等食用油,搅拌均匀后出售,搀入菜油的米发香,搀入色拉油的米发亮;苫面,即在劣质米上面苫一层优质米;糅和,即将劣质米与优质米以一定比例搅拌均匀;改头换面,即将混装杂牌米用各色优质米袋分装,“驴粪蛋外面光,谁知里面一包渣”;掺沙,即给米粒中掺入沙粒,增加质量,不过这种手段因费力费时增利少,如今已不多见。

“短斤少两”归结起来不外乎有调包、换砣、敲竹杠、装腔等。调包,即给消费者看的是够质量的米,取的却是同样包装不足量的米;换砣,即表面放的是合格的标准磅砣,实际用的却是经过打磨处理非标准砣;敲竹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队或单位福利、建筑队由于付款慢、单位福利由于有人吃回扣,因此受制于人,还有些饭店、国营粮店的采购人员也因营私,所以明知短斤少两也不声张;装腔,即给消费者称米时,装腔作势补差一点,实际是补半斤,差五斤。

当然,米店不为外人所知的门道还很多,但了解了以上基本的九种,举一反三认真辨别,相信不少骗术当能识破。 本报记者望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