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这还是“一次性输液器”吗
最近,我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一次性输液用品市场问题多多,不少医药市场出售家庭作坊式制造厂出产的不合格产品。
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属临床常用品,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病人身体健康及治疗效果。1996年5月,在湖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一批标有“上海诊疗仪器厂”的假冒伪劣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感染了16名常德市民,引发细菌感染,被中国消费者协会列为当年中国假冒伪劣第一案。
那么,这些不合格的一次性输液用品究竟从何而来,又流归何处?记者近日对其进行了一次暗访调查。
12月7日下午,富平县庄里镇妇幼医院(其实不过为一家私人诊所而已),逼仄的一小间房子,右边是夫妻用品玻璃柜台,左边一条长凳、一张桌子,桌下一个纸箱盛放着用过的吊瓶、一次性针管等,长凳上一位患者正在挂吊瓶,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无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有人来,男子站起身问“咋了?”记者怕病人听见,将其拉到一边低声道:“我收购废旧一次性输液器。”“多钱?”男子问。
“你卖的多钱?”记者反问。这时一位女子从里间走出来,显然是男人的妻子,她接过话答:“前几天,我们才卖过,5毛钱1斤。”
记者装出下狠心的样子“你们这儿货多少哩?我7毛要。”男的答:“不多,20天也就10公斤左右,我们打吊瓶的少,镇上的其它点多些。”
记者又问:“那收购的人是哪儿的?不行我找他收些。”女人说:“不知道,他们每次来骑个自行车,用蛇皮袋一装就走,反正不会很远”。记者问:“他们收这些东西干啥?”男的答:“和你一样,加工处理,然后外地销售。”
看来再兜不出什么内容,记者随后赶往附近的“立诚诊所”“庄里医院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庄里医院门诊部”等几家诊所等几家诊所,他们对卖用过的一次性输液用品都表现得非常坦然,也知道贩子收购后作何用,也知道卫生部要求“使用过的一定要进行毁形处理”,但就是禁不住区区5角钱的诱惑。
据进一步了解,除了富平县,一次性输液用品收购在我省其它地区的乡村地段医院、诊所等极为普遍,有些地方的不少医院也加入其中,从源头上促成了受污染的一次性输液器返流社会。
12月10日,等待了4天的收购贩子终于在富平县刘集镇街道现身,记者忙追上去,以批发一次性输液器为由让其将收购的两袋货转给记者,贩子上下打量几眼记者,然后告知不会转让,因为还没有回炉处理高温消毒。记者又提出跟其到加工点去看看,贩子说:“我们有固定的客户,不外卖。”说完头也不回走了,看来他们还是一条龙服务体系呢。
据知情者介绍,家庭作坊将回收的废品稍作处理,然后提供给批发商,批发商又和医院牵头,将这些层层消化。真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使用——回收——处理——使用”周而复始,谁又能知晓,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究竟是多少次的了。诸如那种针筒内有死虫子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其“一次性”能信吗?还敢称“无菌”吗?
本报记者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