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呼唤完善社会服务
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确保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活命钱”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然而随着这一制度广泛深入推行,一些单位和职工呼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服务应尽快完善,对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势在必行。
我省是全国最早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省份之一,在今年上半年发放率达到100%。70多万名离退休职工,每月可通过银行、邮局或社区组织领到养老金,但是仍有部分离退休职工对此不满意。铜川市印台区肖家堡供销社的退休职工告诉记者,他们领取养老金不方便,每月都要到几十公里外的铜川市去领取,有时去迟了银行下班,致使他们白跑腿。还有的人反映,邮寄的养老金经常不准时,一些服务经办机构“门难进,脸难看”,令他们很生气。
按照《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应当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对帐单,定期发给参保者本人,以供查对。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省还没有哪一家经办机构能做到这一点,职工对自己帐户存储情况心中无数,如要查询也需费一番周折,这也使一些企业欠费有机可乘。社保经办机构的人士对此解释是信息管理滞后造成的,有些地方计算机闲置着,靠最原始的算盘进行计帐,由此使部分职工产生了不信任感,降低了经办机构的信用度。有职工建议,经办机构建立一套方便快捷的lC卡查询系统,人人都易操作,对自己的缴费情况一目了然。
实行养老社会化发放,就是要减轻企业负担。目前离退休人员日常大量的管理服务工作仍由企业负责,一些统筹以外的项目费用仍由企业承担,困难企业无力支付这笔费用,造成离退休人员上访,与企业产生纠纷甚至引发劳动争议。企业仍未从繁重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他们呼吁:必须对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由社区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还有很多路要走。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介绍,今后几年内不再搞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排行榜,大家比的是服务。做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不仅仅是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事,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必须尽早改善服务质量,多为离退休职工着想,以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