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何不“量化”先进
年终岁尾,我们就要遭遇一堂“必修课”,这就是评比先进。我们应当有勇气承认,评先工作很难尽人意和达到预期效果。评“人缘”、评“关系”、评“照顾”、评“权力”……“轮流座庄”、摸纸蛋抓阄等种“评法”也偶有所闻。评先工作在个别单位纯属走过场。
美国NBA也评“先进”(中国NBN近年也在仿效),“先进”令人信服而且少有争议。NBA每场(或每周、年度)的“最佳”,诸如得分王、抢断王、扣篮王、助攻王、篮板王等等,这些“先进个人”的评比的关键是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所以,极具“先进性”。“花大虫”罗德曼当年尽管“形象”欠佳,但“篮板王”的“先进”当仁不让,谁不服都不行。
评优树先,优胜劣汰,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创造出一个爱岗敬业蓬勃向上的竞争氛围是我们评比的初衷。在企业,我们应加大定额考核参加评比的力度,如工时利用率、出勤率、成活率等都用“数字”说话。在机关和服务保障部门,其工作数量和质量(态度)也都是可以“量化”的。评比向这些具体条件倾斜,一定会使评先工作减少权力渗透,减少铜臭熏染,维护社会公正,真正评出民心,评出积极性。
■唐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