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了一方热土
——记“中国农业精品村”旬邑县百子村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被国家授予“中国农业精品村”,为三秦父老争得了荣誉。
百子村地处渭北高塬,自然环境恶劣,可是该村在党支部书记朱金瑞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业生产,开发绿色经济,以果促农、农副并举,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21万元,人均收入2650元,为国家上缴农林特产税64万元。今年又在果业生产上推广十项高新技术,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预计苹果总产可达7680吨,经济收入998万元,人均苹果纯收入可达1696元,全村向国家上缴农林特产税71万元。同时在粮食生产中,改变了传统的耕种方法,掀起了农业的“白色”革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等全部实行地膜化,为西部农业的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赞扬,并成为陕西农业的示范基地。
百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带领全村人奔小康的同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村上投资17万元,改善了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连续三年在全乡教学质量考评中荣获第一名;又投资26万元,修建了50吨大型水塔,让全村人都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问题;并且改造了低压线路,建起了卫星接收站,解决了全村用电和看电视的问题;加宽了街道、实现了道路全部沙石化;为了缓解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又投资办起了一个大型砖厂和100座小型果品贮存库,安排了剩余劳力、贮鲜果500万斤,可增产值100万元。
两委会一班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艰苦奋斗,率先垂范,得到人民的信赖,为党旗重书了光辉的一笔。村党支连续九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受到了市县乡党委的表彰奖励,并被咸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质苹果示范村”,1994年被咸阳市命名为“市级小康示范村”和“小康先进党支部”。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小康示范村”,1997年被评为“市级优质苹果示范园”,1999年被评为“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园”,2000年被授予“中国农业精品村”。
在这些成绩和荣誉面前,百子村两委会一班人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们在朱金瑞书记的带领下,乘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用勤劳的双手,在这方热土中编织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