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1日
头版
01

光荣与梦想

——陕西现代工业发展走笔

1949年5月20日,彭德怀、贺龙指挥的西北野战军挥师东进抢渡渭河后,一举将红旗插到了钟鼓楼上。这时映入这些解放大军眼帘的,除了残破不堪的古城墙外,便是昏暗的路灯、萧条的街市,面有菜色的民众。若非北面传来几声蒸汽机车沉重的鸣笛,令人真难想见这便是出现过汉唐盛世的西北第一都市。

西安尚且如此,整个陕西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据统计,解放时全陕西省仅有数万个小厂子,平均每个企业只有2.25人,轻工业只有纺织、面粉、白酒、卷烟、肥皂等几十个小作坊;重工业是“手无寸铁”;机械工业只能生产7寸步犁、畜力水车、简易皮带车床等产品;即使号称比较像样的纺织业,全部纱锭仅有9万支;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不足1亿元,工业总产值仅2.86亿元。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站起来的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姿态,与三秦其它劳动人民一起铸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最具说服力。根据陕西省统计局的权威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末,陕西拥有全部工业企业达14.19万个,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445.35亿元,其中拥有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685个,资产2158.36亿元,所有者权益614.55亿元,总产值92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67.48亿元,利税总额53.31亿元。陕西工业门类齐全,国防、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导航、飞行试验、遥测遥感等技术处于与国际同等甚至领先水平。

从工业资产不足1亿元到2158亿元;从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到1300多亿元;从十几万人的手工业者到400万浩浩荡荡的产业大军;从只能生产火柴、畜力水车,到发射导弹、卫星、航天飞船上天,造出“运七”、“运八”飞机,这便是我们陕西工人阶级在五十年间创造的人间奇迹。

回顾陕西工业的发展历史,人们总是会津津乐道于建国五十年内遇到的三次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一五”、“二五”期间,随着开国之初的百废俱兴,包括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华的第一批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仅建在陕西的即达24项,同时在陕西安排的50个大中型项目,形成了在全国有影响的一批大型纺织企业,以西电公司为代表的西安电工城、西安和宝鸡等地的一大批大型军工、电子骨干企业群。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