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承诺
·本报编辑部·
昨日,挥一挥手,我们告别了上一个世纪的最后一抹夕阳;今日,我们从东方的地平线上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晨昏交替,百年更迭。这不仅仅是时光在流动,岁月在轮回,它还寓示着新的起点,新的跨越,新的希望。
往年此时此刻,辛劳了一年的报社同仁,往往要推开窗户,让新年灿烂的阳光倾泻在案头,作新年的首篇文章,心情是轻松愉悦的。今年这个时候,总感到心境大不一样。百年的历史,凝聚心头,显得那么的厚重;两个世纪的交接,对每个人而言,是那么难得的体验。特别是我们这些和广大职工群众息息相通,为工运事业摇旗呐喊的报人,此时更有一番自豪在心头。
百年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关头,从被压迫,被奴役,被支配的社会底层,走到历史舞台最前沿的历史。是马列主义学说在华夏大地精彩绝伦的成功演绎和实践。占世界1/4人口的泱泱大国从被欺凌境况解脱出来,踏上了富民强国之路。触拨这根历史琴弦,虽然时而低沉呜咽,但更有那亢奋、激扬的华彩乐章。我们相信,在新世纪的世界进步潮流中,工人阶级这一当今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将会奏出时代的最强音,让全世界对东方刮目相看。
新世纪的曙光,是无声的进军令。地球村的每一道地平线,都是人类同一条起跑线。在百年征程,千年之旅的第一时刻,我们作为地处西部大开发前沿的省级工人报,郑重承诺:
——一切都在发展,一切都在变化,但有一点将永不变化,那就是我们贴近生活,服务职工的办报宗旨。我们还信奉那句亘古不变的老话:“职工所需要的,就是我们所要提供的”。我们将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工作上自觉加压,时效上自觉提速,努力将我们肩负的神圣职责落实到工作的每一环节。
——一切都可以延续,一切都可以停顿,但大胆探索的步伐不能须臾停歇。报纸需要改革,报社需要发展。我们将把改革的精神和勇气倾注到我们的工作,讲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将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奉献给读者。
虽然,在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工作十分繁重。但是,我们充满百倍的信心去实现我们的诺言。在开局的几年,报纸将加大国企改革的报道力度,关注职工群众关心的国企改革、惩治腐败、就业,社会保障、合法权益等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社会热点话题,同职工交流,同职工沟通,做职工的贴心朋友。
千帆竞发,长江万里起宏图。让我们相约走进新世纪,为实现我们的承诺,去努力,去创造,去奋斗,去实践。